班里有一间学习室。学习室里没有一张桌子,只有十几张方凳。谈话就在学习室里进行。要与来春风谈话的一干人等顺墙坐成一排,来春风坐在这一排人的对面。不知是有意这样坐成,还是无意,场面弄得像是审问犯人一样。要说是审问,又不像,审问者面前没有桌子。做笔录的人只是把记录本放在腿膝上。
来春风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心里发虚,脸上的皮肉不像是自己的了,很不听使唤,像是被一个无形的手牵拉,脸上的表情很不自然,身子也在抖。
其实,来春风自己的心里清楚,他没有做亏心事,更没有做坏事。可这时候,他就像是做了坏事,心里慌得不行,不能控制自己的表情。
“来春风,我们找你谈话,你也应该知道是为了什么。”调查组的组长来了这一个开场白。
来春风下意识地,使劲地扣了一下脑袋。
“你也不要太紧张,有什么说什么。你要相信我们。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调查组的一个组员跟在组长后面补上这样一句话。
“朱珠自绝于人民的事,你也听说了。据我们所知,你是朱珠死前最后一个说过话的人。”组长扣题说了,目光压迫地落在来春风的脸上。
来春风听到这里,心里不解了。怎么是我呢?朱珠死前,参加了学习班的学习。她死前,是和大家在一起的。听组长这话,怎么味儿不对呢。
想是这样想了,来春风却没有敢这样说。这种场面,尤其是保卫组长和政工组长都到了场,他心里怵了。
这场谈话没有开始前,就有人下结论说,来春风肯定煽风点了鬼火,才导致朱珠想不开自杀。眼下的谈话,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在进行引导来春风。
谈话始终是以审问的形式进行的。来春风渐渐地看出这样下去肯定会对自己不利。他必须做出解释。想到这,来春风做了解释,一五一十说了当时的情况。
谈话结束后,来春风终于感到轻松地舒出一口气。他以为自己说清楚了,没事了。可在两天后,结论出来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结论是这样的:朱珠感到自己做出未婚先孕这种不光彩的事,失掉了活下去的勇气。来春风却在这时,不合时宜的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加强了朱珠自杀的念头。来春风间接地导致朱珠的自杀。
这个结论,在多年后被推翻,认为太过荒谬。但在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有下这样一个结论。学习班里出了这样一件大事,总是要有人来承担责任。来春风成了替罪羊的最合适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