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2 / 2)

很多年前,他就热爱过一个他所不爱的女孩。那天女孩站在湖边的银灰色栏杆前,静静地观察湖面上哧啦啦飞起来一只水鸟。水鸟盘旋几圈后,落在一条游船的篷顶上,一直落着。女孩想那就是野鸭子吧!清晨的湖边围成了人圈,晨练的、过路的,声音高一阵低一阵的兴奋热闹。阿芒走过去时,不小心挡住了女孩的视线。只挡了几分钟,女孩再注视那条游船的篷顶时,发现水鸟不见了。水鸟也许是飞了,也许是被人捉走了。她抬头看看晴朗的天空,并没有发现水鸟的踪影。那么,它是游在水里了。水里有满湖的荷花,水鸟大概是游到了荷花丛中。

阿芒被女孩的神态吸引住了。阿芒与女孩搭讪自然有一套本领。于是几天后,女孩就在夜幕下的湖畔迎接他。她的呼吸化作语声中的柔情。在星月隐蔽的天空下,他们途经一家古董商店时,女孩忽然转身对他说:“你要喜欢我,首先要了解我们家族的历史,进入我祖先的内心深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飞翔着的自由精灵6(2)

女孩仿佛是一种箴言似的告诫,阿芒当然沉默应之。阿芒幼稚的心灵,没想过与她家族有关的一切人物和事件。而她叙述的目光,放射出迷惘的渴望。她渴望超越生命和沉溺生活。她渴望作出奇妙而诗意的结合。在一群鸽子咕咕声中的午后,他们跨越了青春期异性介入的水线,完成了激动人心的壮举。自此,他们陷入了情感的暗礁。那暗礁来源于阿芒。阿芒害怕进入她那庞大的家族,害怕一种家族世代相传的清规戒律。这使女孩迷惑不解。女孩爱他,又恨他。女孩最终把他描述为罪恶的化身。女孩说:“你是一头蠢猪,你的某种哲学上的偏见,比不上我们家族的思辨能力。”女孩说这话时,两眼流露出悲戚的目光。

阿芒从梦境中出来时,已是一个晴朗的白天。这个白天是他的休息日,他要在一个短文里阐述人该如何尊严地活着。尊严来自个体的决定。个体首先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主人。只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才能有力量将尊严加于自己的身上。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活在毫无尊严的境地。面对屈辱,他们的内心会在怯懦中丧失尊严。在巴黎无论洋人还是华人,都存在着这个问题。

邮差来的时候,打断了阿芒的思路。邮差为阿芒送来了他母亲腌制的鱼干和酱肉。他母亲总是惦念万里之外的儿子和媳妇。他母亲怕他们吃不惯洋人的食品。那种把新鲜的鸡、鸭、鱼、肉杀杀剖剖、酱酱腌腌是他母亲的绝活。从前每到逢年过节,屋檐下总能看见母亲的作品。然而光阴飞驰如电,日子并不那么耐过。用朱熹的诗句形容,真是“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邮差走后,阿芒陷入对母亲的怀念中。母亲曾经告诉他,他婴儿时期是个“夜哭郎”,吵得母亲整夜整夜不能入睡。母亲是最心疼他的。小时候他要在纸盒里养蚕,母亲就带他去郊外采桑叶。那满树满树的桑叶,让他仿佛看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渐渐地,他从养蚕中感悟人生。他想人的生长过程,多么像蚕蜕那样的东西。人的形体天天都有所变化,而内中的生命之核则与生俱来。蚕做成了蛹,蛹又做成了蛾子,便是死亡的时刻来临了。人的死亡也应当像蛾子那样洒脱、自由,有一种飞翔的美丽。人们花尽了一生的心血,去培养这个死亡时刻。这个充满感伤与诗意的日子,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宝宝以它短暂的一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阿芒因为小时候养蚕,因为母亲对丝绸的热爱,他便知道一个个白花花的茧子,要加工之后才能成为丝棉。所以母亲说比起茧市,丝市就热闹多了。尤其在南浔、乌青、新市等市镇,交易很频繁。

阿芒曾读过日本考古学家醍醐钦治著的《丝绸之路》,这是他在20世纪末探访丝绸之路,写下的一本游记。其中他说:“通过丝绸之路所传来的文化,如今已经完全融合于日本人的生活中,可见通过丝绸之路贸易产生的效果有许多是令人惊异的。”

应该说丝绸之路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在1877年所著的地理书《中国》一书中。他以属于中国特产的丝绸交易为象征写下了“丝绸之路”,从此传诵于世。丝绸之路,确切些是指把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连接起来进行文化交流的路。通过这条路,从东方把丝绸、翡翠、造纸术、陶器、香料、印刷术等送到了西方各国,再从西方把金银、葡萄、玻璃、医药品等以及众多的文明与文化传回东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飞翔着的自由精灵7(1)

凯瑞与阿芒家的对门,来了一位新邻居麦琪。她是来自美国的留学生。一个年轻的金发女郎。她的金发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仿佛一个个光环罩着,衬得她脸部表情极其生动。凯瑞盯着她浑身上下地看,发现她穿的牛仔裤有许多破洞。那是故意烂破的洞,它显示着某种先锋与前卫。

与麦琪随行而来的,还有一只墨西哥名狗极娃娃。极娃娃是一只漂亮的母狗,它温顺地蜷缩在麦琪怀里,眼珠子骨溜溜地转。凯瑞与她用英语交谈,发现她喜欢中国文化,常去唐人街。这让凯瑞感到亲切。凯瑞每走在唐人街,都会有一种回到祖国的感觉。唐人街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是黄皮肤也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