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舞蹈-第14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1 / 2)

煌拧k哪源锊欢系厣粱兀詹诺绯道锬歉雠峙送砩系沟那榫啊k胝庖惶斓那樾鳎隙ㄈ闾a恕?br/>

徐赛玲的父母是看着阿芒出生长大的。当他们得知阿芒要来家里,都非常高兴。很多年不见了,忽然地得知阿芒将做他们的女婿,真有点意外惊喜的味道。徐赛玲的母亲是医生,小时候阿芒有病,阿芒的母亲总是找徐赛玲的母亲看病。而徐赛玲的父亲是个哲学家,他白面书生的样子,让阿芒从小有点儿害怕又有点儿敬畏。

徐赛玲此刻在组合音响里,放着钢琴演奏的乐曲。她的女儿五岁了,在幼儿园学弹钢琴。徐赛玲父母家里的cd片,可谓品种繁多。贝多芬、肖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曲子,比比皆是。这是徐赛玲父亲的个人嗜好。他早年怀才不遇,喜欢上了音乐。他对音乐的理解,很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只要进入音乐的世界,他的身心就会如鱼得水,并从中发现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而贝多芬的音乐则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雄伟使人五体投地地崇拜;还有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大师们的音乐,都会给人一种深沉、忧郁而又才华横溢的感觉。

徐赛玲在钢琴的乐曲声中,不时地走到窗前,眺望一下灰蒙蒙的天空,往下瞧瞧阿芒那晃晃悠悠的身影是否出现。她担心阿芒会突然很任性地,找出理由不来了。她知道阿芒的脾气。很多时候她都迁就他。

徐赛玲父母家,是近些年搬的新居。他们把房间装修得简洁明快,客厅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书法和中国画。徐赛玲在这个新居里,有一个小小的房间,她把它布置成了儿童的乐园。

从前在她少女的时候,在父母家也有她独自一个小小的房间。那时候隔壁就住着阿芒父母的家。他们经常窜门,逢年过节也会礼尚往来。徐赛玲记得阿芒母亲,曾经给她编织过一件毛衣。那毛衣与阿芒身上穿的,无论颜色和款式都一模一样。

阿芒家是在阿芒15岁那年搬走的。搬走后的许多年里,徐赛玲都没有再遇见过阿芒。所以她的小小房间里,迎来的第一个男人,便是她的前夫——中学体育老师。

在没有认识体育老师前,徐赛玲是个纯洁文静的女孩子。她纯洁无邪的心灵,是被体育老师习惯说下流话,而开始污秽起来的。徐赛玲开始讨厌体育老师说下流话,但没多久自己也学会了说下流话。而且觉得在情绪不好时,说下流话很过瘾。在做爱时,体育老师的粗暴和满嘴的下流话,仿佛是一种摧生性欲的激素。徐赛玲感到很刺激和满足。

流动哲学书1(2)

那时候,徐赛玲守着她那间空荡荡的小屋,犹如守着沙漠中期待的一片绿荫。空气中的湿度,使她回想起每次渴望的瞬间。在丰腴滑润的思想丛林中,迷途般绝望地呼喊是为了等待粗暴的体育老师的来临。然后打开心室,打开心室里鲜红的窗户,迎接血液风暴的进入。这时徐赛玲的体内,就像有一只热气球在有力地搏动升空,使之那细微的神经有些紊乱和迷狂。

一个粗汉,一个酩酊大醉的酒鬼,却有一种窒息之爱在徐赛玲身体之内回荡。她隐隐约约的快意,成了自己设想中的发光体。那些遥远漫长的生命现象,化作一颗流星在瞬间为徐赛玲所体会。在某些时辰,她是一处微风拂过的神秘而宁静的牧场。她的黑色瞳仁在甜蜜而友好的融合之中,领悟着生命的飞翔和致死的诱惑。

大约在中午十一点半左右,阿芒捧着一束鲜花,拎着大包小包的桂圆荔枝等补品,出现在徐赛玲母亲家的门口。徐赛玲快步去开门,满怀爱怜地望着他。徐赛玲的父母也都从里间出来迎接他。他们看到做了学者的阿芒,与小时候的确大不一样。尤其徐赛玲的父亲,用哲学家敏锐的眼光,看出阿芒是块搞学术的好材料时,便在饭桌上与他谈起了德里达、福柯、拉康、罗兰·巴特等一些时下在中国比较时髦的法国哲学家。

阿芒从前喜欢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等,他认为德国是个哲学的国度,德国的哲学家比较厚重。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法国哲学家对中国学界,似乎有一个很大的震撼和推动。阿芒也由此喜欢上了德里达、福柯等,他认为这些都是不错的哲学家。

阿芒与徐赛玲的父亲,聊得很开心。他像豁然开巧了似的,决定要在学术上干出点名堂来。这天他在回家的路上,对徐赛玲说:“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身上都背着肉体的劳累,脑筋的堵塞,心肠的哀怨,灵魂的孤独与迷失。亦即是了解到所有的人都不完美,都在受苦。”徐赛玲听了这段话,觉得有点道理。

其实,阿芒对人生还是看得很透的。自从他还是少年的时候,他就觉得一个人是一座岛屿。岛屿与岛屿之间,连结成一个世界。因此,世界是一座大岛屿。它的复杂、它的险恶、它的如蜘蛛网一般的人际关系,让岛屿沉重地压在大地上,使地球喘不过气来。阿芒担忧地球在不堪重负时,会不会对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个世界森林在消失,垃圾在增加,土地在变为沙漠,而人的岛屿越来越多。阿芒想在人的岛屿中,重要的是思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