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给自己打气还挺管用。他看见前台有个小姑娘,就自报家门说自己为了孩子上学想买这里的房子。但是担心,当第二代业主孩子上学会不会有影响。小姑娘挺热情,在桌子上面的文件夹里翻了一遍,找出一张纸,拿给江心看,说:“您看,这是学校给我们的通知。上面说如果是第二代业主的直系子女,且第一代业主的子女已经上了本小学的,必须要经过6年以后,第二代业主的子女才能上。否则,就要示当年的招生情况缴纳一定的赞助费。6000——15000不等。”
江心看着那张盖了学校大红印章的情况说明,乐的差点去拥抱小姑娘。他一连说了5个“太感谢了”转身就跑出办公室。他急火火地给简宁打电话,简宁那边已经顺利办完了户口,接到江心的报喜电话,高兴的声音都岔了。简宁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江心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老公一出手,就是不一样吧!大不了咱们到时候教点赞助费就是了。昨晚上我在百度贴吧上看的也是这样,人家说了,你有这里的房子,户口在这,就有希望能上;你没有这的房子,户口不在这,就永远没有上的希望。你看老婆,我说咱们不用着急吧!”
简宁接电话的时候,前前任业主还没走,听见了简宁两口子听电话,也替简宁高兴。人家说,要是按照这个规定你们不用交赞助费。我女儿今年都5年级了,明年这个名额就满6年了,明年你们就可以用了。简宁乐的合不拢嘴说:“明年?明年我们还不用呢。我儿子刚三岁半,等他上学的时候早就过6年了。”
俩人终于把倒腾了几天的心放回了肚子里。晚上,简宁坐在镜子前面的凳子上一遍一遍地看着房本和户口本,想起这两天来着的急,止不住想乐又想哭。江心从后面走过来,刚想拍拍老婆的肩膀,忽然发现简宁的头顶上长出了一根白发。雪白雪白的,在灯光的照射下,很是显眼。
三十八曾经有一个机会在你面前
蓝芸接到系主任的口头通知,准备让她接替张力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蓝芸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态度之干脆让系主任都不能相信。
系主任说:“蓝芸,你再好好想想。我知道你在准备考博士,可是这一年实在不能算是耽误,机会难得啊。博士可以等回来再考嘛,再说,有这一年的经历,你可以选择的面会更大。”
蓝芸笑笑,说:“主任,我知道自己有点浪费机会,可是我真的去不了。您把这个机会给别的老师吧!我真是谢谢您了。”
系主任有点奇怪:“去不了?我为什么?”
蓝芸大大方方地说:“家里孩子太小。我一走一年,我爱人一个人弄不了。”
老头叹息了一声,说:“蓝芸呀,你上次找我帮忙问咱们幼儿园,我就提醒过你,这个孩子毕竟不是你的,我以为你给联系个幼儿园,就算是仁至义尽了。现在你还真想为这个非亲非故的孩子牺牲啊?你就不能趁这个机会给他放在奶奶家一年?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蓝芸平静地说:“主任,找您上咱们学校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想好了,这个孩子我得养。现在孩子广我叫妈,我就得承担母亲的责任。孩子这半年刚刚熟悉了北京的环境,明年就要上小学。他这个时候真的不能离开我。”
系主任觉得自己再说就有干涉人家私生活的意思了。但是他还是从心底为蓝芸可惜,他为她想了最后一个办法:“你看,你父母那能不能帮一年忙呢?”
蓝芸的脸上稍有苦涩,说:“主任,我不瞒您。自从我父母知道了我爱人以前的事,到现在心里还别扭着。这半年了,他们知道孩子在我们家,但是从来不主动提。平常去看他们也是我一个人去,我知道,要想让他们接受这件事还需要时间。我不勉强。我不能要求别人像我一样接受这件事,更何况是我父母。所以,我从来没想过要找他们求助。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走这一年,我的的父母肯定是站出来支持我,帮我带孩子;但是现在不行,我不能向他们提这种要求。我于心不忍。”
系主任只好又叹了口气,说:“那好吧。即然这样,我就在别的老师里再做选拔。不过也没关系,这样的机会基本上年年都会有。等到孩子上了学,我希望你就可以考虑这件事了。”
蓝芸笑笑,说:“谢谢系主任。等我读完了博士,孩子也大些,我会来主动找您争取的。”
离开系主任的办公室,蓝芸准备去食堂吃饭。在食堂和教学楼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块宣传栏。这个宣传栏是属于老师的,学校有什么通知、要求,除了在各级会议上传达之外,还会子这里张贴。学生的宣传栏都在他们的宿舍楼下,一般贴的都是各种转让、租房、招聘之类的信息;老师这里贴的就比较严肃,什么该报销医药费啦,住在宿舍楼的教职员工该交物业供暖费啦等等。现在快到年底了,宣传栏上又贴出了附属小学的招生启事。蓝芸每次走到这里都只是用眼睛迅速扫一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与自己有关的。但是这次不一样,蓝芸一看见小学招生的启事,赶紧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就抄。
因为现在的大学附小名声在外,师资力量又确实强大,所以学校每年都是不堪重负,一再扩招。去年一年级招了8个班,今年就得招12个,就这还不能满足要求呢。蓝芸在论坛里看到过附小老师发的帖子,说“每年暑假先凿墙”。没到暑假学校都得在现有地盘上想方设法地扩大教室面积,实在没地方扩大了,就得缩减老师办公室的面积。恨不得应该坐10个人的办公室现在都坐了20个人。
以前这些消息都和蓝芸无关,现在蓝芸想不关心都不行。学校招生压力大,但是首先还是要保证自己老师的子弟,但是有一点,现在即使是面对教师子弟,条件也是越来越苛刻。头两年,只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什么叔叔大爷的,家里有一个人是大学里的教职员工,这家的孩子就能源源不断地送进来。如今可不行了,听说第三代都不行,只能是现任的大学教师的直系子女。蓝芸对这些要求早有耳闻,但是今天白纸黑字地贴出来了,还真得仔细看看,不然,万一走了眼,可就耽误乐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