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天下讲坛》录制的花絮。不同报社的记者都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写出了栩栩如生的稿子。但对于细节,有的报纸说是小伙子的手机响了,有的说是姑娘的。有的说是张力现场抓哏,现身说法地为大家解释何为“己所不欲”;有的说张力引用了吕秀才的“子曾经曰过”……最不可思议地是网上有人热炒,说那小伙子是张力的托,此举就是为了吸引眼球,以博收视。看见这些,赵小柔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她想起当天张力的风度与涵养,想起他的睿智,她觉得当下的这些东西好俗啊。她还想起社长看见这些报纸后笑容满面的样子,说:“小赵啊,你这回的作者可得笼好啊,这是只绩优股!今年咱们社能不能提前创新高,就看他的了!他这是要火啊!”
社长的预言马上成真。为了和先期的宣传对上位,《天下讲坛》第一次打乱播出顺序,叫停了还差10集才播完的《论三国》,急着忙着上了张力和他的“儒家鸡汤”。反响空前、万人空巷啊。张力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心灵捕手,成了全民的道德导师,成了孔子的代言人。如果孔夫子地下有知,一定会站出来说:“我讲得没他好!”
当赵小柔看见电视里张力充满了内容的眼神时,当想到两个人的眼神交汇时,小柔肯定,两个人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第一集的结尾处,张力应邀和观众合影的镜头也被剪进了片尾。一面是张力和崇拜者的相互簇拥,一面是屏幕上走着的编导摄人员的字幕。当一连串的名字从张力的脸上划过的时候,赵小柔清楚地看见了他那天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眼神。再一次与这个眼神相遇,赵小柔肯定地对自己说:你爱上他了!
十二我鄙视你
蓝芸从图书馆出来,已经是傍晚了。校园里三三两两的学生情侣结伴走向小花园,花园的石桌石椅已经被占据的差不多了。情侣们在花园里很安静,大部分是在看书,英语最多。一个石桌旁有两张石凳,这似乎天生就是为了二人世界定做的。蓝芸看见有一张石桌的配套已经不完整了,只有一张尚还能坐的石凳,另一张,倒在了草坪上。两个学生,进来的时候,别的地方都已经占满了,男孩子毫不犹豫地把女孩子按在石凳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了女孩脚下的草地上。女孩子娇羞地抗议了一下,无效,低头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杂志,体贴地塞在男孩子身下。男孩半倚着女孩的腿,女孩的腿靠着石凳,两个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在夕阳的余辉里读起书来。蓝芸看见这个场景,不自觉地停住了脚步。
小花园北面200多米处就是新建成的教工食堂。说是“教工食堂”,实际上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从图书馆出来的学生们,一般都就近来这里就餐。蓝芸想不出回家吃什么,也想到食堂来解决。这两天,严道明经常加班,回家的晚。因为有了孩子问题的欲言又止,即使晚上两个人一起吃饭,桌上的气氛也是怪怪的。蓝芸总觉得严道明在没话找话。其实她想说,如果严道明想晚几年再要孩子,自己这里是没问题的。他说的对,趁年轻先把博士攻下来,评上副教授,再生孩子,这个步骤比较稳妥,对孩子对自己都有好处。但是几次蓝芸想把这个想法和严道明交换的时候,严道明总是把话给岔开了。蓝芸觉得,严道明并没有纠缠在“什么时候生孩子”的问题里,而是干脆在回避“孩子”这个话题。前几天蓝芸还在瞎想,是不是严道明有什么身体问题,不能生?后来她否决了自己的想法。他们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强制婚检了,可是严道明笑着说要对蓝芸负责,两个人去正规的医院做了正规的体检。蓝芸相信科学的判断,也为自己的疑神疑鬼好笑。
新建的食堂果然宽敞气派,蓝芸还是第一次来这吃饭。因为已经过了就餐高峰,食堂里吃饭的人并不多。有一些蓝芸认识的老师,拿着饭盒在打饭,要带回去吃。蓝芸端着托盘,走到一个大理石柱子的背后,坐了下来。她习惯在大环境中找一个角落,这样能避免和其他人的不期而遇,省下了打招呼的麻烦。坐下来蓝芸才发现,自己不远处就是新装的观光电梯。食堂只有两层高,可是居然安装了一个从意大利纯进口的观光梯。从教工食堂修建开始,老师学生们就在议论这个传说中的电梯,据说,光这个电梯就花费了200多万,负责修建食堂的基建部门领导还专门去了一趟意大利。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蓝芸免不了多看了这电梯几眼。她甚至想,等吃完饭,自己是不是也去乘坐一下这个金贵的电梯,看看站在200万上上下两层楼,是个什么感觉。
蓝芸的思绪很快就被一伙人打乱了。观光梯前聚过来三四个人,走在前头的小伙子蓝芸认识,是她教过的学生,现在读大四的林飞。他旁边还有两男一女,这三个人明显是记者。其中一个男的肩上扛着摄像机,机器上cctv的台标非常醒目。女孩手里拿着一个话筒,话筒上有“深度调查”节目的标志。蓝芸听见林飞在跟央视的记者介绍:“就是这个电梯!”扛摄像机的小伙子对着观光梯一通猛拍,拿话筒的女记者在搜寻食堂里的人,看样子是打算做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