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教父-第63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2 / 2)

杜月签是上海浦东高桥人,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多岁便到上海打流,混得经常有上顿没下顿;学过做水果生意,卖过水果,有一手削梨的好手艺,绰号“莱阳梨”(他发达后,当年跟他一起混过的小流氓向他讨钱若嫌少,有时便会喊他这个绰号,往往便能多讨点),后来又做过烟花间(最低层的妓院)的打杂,为人拉皮条。在“三十六股党”中,他以足智多谋,为人豪爽讲义气著称。由于他善于宠络人心,后来便独自形成了一股势力,专干劈把分赃,敲诈勒索等勾当,同时霸占码头,干起抢烟土和卖烟土的买卖。他的发迹,很重要的一点是得到了当年上海滩的第一把头黄金荣的提携,到二十来岁时已混出了点名气。只几年时间,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大,狐群狗党越来越多,占码头,收陋规,开设赌场烟馆,绑票勒索,无所不为,一步步发达起来。当年震动全沪的“贝天成绑票案”就是杜月笙主谋,并勒索得八万银元。

财雄势大,再加杜月笙深喑收罗人才之道,不少黑白两道的名人都投到他的门下,来投靠依附者更多。1919年与黄金荣合开三鑫公司,那是全国最大的贩毒大本营,杜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随后与黄金荣、张啸林结为把兄弟,这就是上海滩著名的所谓“三大亨”;杜成为全上海的青帮大头目之一。在二十年代中后期更是名震上海滩,到三十年代初,其势力已压过了黄金荣、张啸林等原来的“爷叔”前辈,被誉为“上海皇帝”,成为身兼黑、白两道的一代枭雄。

顾而扬远远没有这个师弟本事。他年纪比杜月笙大,在三十六股党中却是个末流。当年上海法租界的新开河和陆家嘴两个码头为新关帮霸占,三十六股党前去抢夺,杜月笙一马当先,一斧劈开了新关帮帮首的脑瓜,在整场械斗结束后自己也受伤七八处,经此一战而奠定杜帮在法租界沿黄浦江码头的割剧势力。顾而扬却在开战不久后就负了轻伤,怪叫着逃离战场,此后再不敢挥斧上阵。这件事杜月笙在表面上不怪责他,但他已为其他兄弟在背后所不耻。到杜月笙飞黄腾达,名气越来越大时,顾而扬就越来越觉得自己窝囊。到1922年底,他觉得自己在上海已经不可能发达,回想在十多岁时曾随堂兄在广东省城贩卖江浙土特产,像什么绍兴老酒、金华火腿、西湖龙井茶,后来连江浙丝绸、张小泉剪刀、青田石雕、龙泉青瓷等著名江浙工艺品也做,干了有六七年,会说广州话,何不到那里去开辟一片新天地?想到这里,便跟自己的徒弟吹嘘,说广东省城如何繁华,如何容易捞钱,要他们跟他一同去那儿打天下,最后还道:“正如帮规所说,我们要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谁不知道这些所谓帮规不过是用来装门面的!青帮有十大帮规,只第七至第十条就没有几个人做得到:第七条,不准奸盗邪淫;第八条,须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第九条,不贪非分之财;第十条,谨记仁义礼智信。同时规定,如违犯帮规者,要按家法秘处三刀六洞。好家伙,如果真的这样,大概整个青帮就只能死剩执行家法的那个人。

顾而扬的徒弟有三十多个,其中有二十个表示愿意跟他去——不是要遵家法,而是因为听到广东省城好捞钱。他们都是十来岁到二十来岁的上海街头小瘪三,还有三个是女门徒。年轻人易冲动,而且也想到外面开开眼界,改变一下自己的小瘪三命运。

顾而扬见有徒众甘愿相随,便去找杜月笙,请求资助。

这时杜月笙已是上海滩的知名大亨,控制着三鑫公司与福煦路181号高级俱乐部(大赌场),听了顾而扬的恳求,竟一话没说,便开了张五百大洋的银票给他。当时黄金荣也在场,听了顾而扬说要去广东省城打天下,便也似乎很感兴趣,但他没出钱,而是随手写了封信函交给顾而扬,让他到省城去找猛虎堂堂主赵刚章——赵是上海洪门三合会首领范存的朋友,而这个范存跟黄金荣有交情。

这个交情是打出来的。

话说福煦路181号高级俱乐部开张不久,生意越来越旺。一日,杜月笙突然接到一封信函,是洪门三合会送来的,说是为了俱乐部的安宁和顾客(赌徒)的安全,他们愿意每月收五千大洋而负起这个责任。这分明是勒索。杜月笙不动声色,令手下人齐备武器,严阵以待。果然,三合会见没有回音,便来个突然袭击,于是双方展开一场大战。法租界是杜的地盘,三合会伤了几人,情知不敌,赶快后撤。几个逃不了的,便被杜的手下“种”了“荷花”(绑住手脚扔进黄浦江)。

黄金荣是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他躲在幕后,现在看已时机成熟,便出来做和事佬,着人请这个范存出来“讲数”,平息了这件事,而他就跟范存有了交情,有了“生意”上的来往。

顾而扬现在得了钱,又得到介绍信,原来真想不到竟会如此顺利,不觉连连向杜、黄二人鞠躬:“多谢杜先生!多谢黄老板!”退了出去。

顾而扬不是杜月笙的师兄吗?为什么会叫师弟做“先生”?这没什么出奇,因为财势比帮规大,有财有势才是真家伙,便是太上皇。当年杜月笙是个小瘪三,得陈世昌的介绍去见黄金荣时,行一跪三叩的见面大礼,口称“师叔”,后来有了自己的势力,改称“黄老伯”,到1927年的“四·一二”清党后,他的声望超过了黄金荣,便改称“金荣哥”。

这是一样的道理。杜月笙发达后喜欢人家叫他“先生”,而不是像黄金荣那样喜欢人叫他“老板”。顾而扬哈着腰叫这个师弟做“先生”,正说明他还不算很笨。

杜月笙这回一下就甩出五百大洋,也曾在江湖上引起过议论。

黄金荣是有名的守财奴,他的钱一般是只进不出的,他后来的势力不及杜月笙,这也是一个小小原因——人是要靠钱来收买的,尤其在黑道上,否则打生打死,甘冒风险为的什么?杜月笙的所谓豪爽在黑白两道中都有名,但他实际上是根据对方以后有无利用价值来花钱的。他有一句名言,就是“花一文钱要能收到十文钱的效果,才是花钱能手”,那他为什么会对这个无能的顾而扬出手如此阔绰?

多年后,杜的好朋友,四川军阀、袍哥大爷范绍增曾问起这件事,杜听了后,喝了口茶,淡淡地笑了笑,说:“广东、云南、四川,都是烟土产地,广土、云土、川土,都是好货。顾而扬当时如果能够在广东省城开出一片天地,那对三鑫公司大有好处,就当是下个赌注,五百个大洋,值。”——杜月笙有两瘾,一是赌瘾,一是大烟瘾——很明显,他当时只是当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