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医神-第三章 点化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点化(1 / 2)

第七集行医游历第三章点化

啸天见俞老一反常态,说话吱吱唔唔,于是便想笑着对俞老说道:“伯母,在啸天面前不要有什么顾虑,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那好,我就说了,我和老苏商量,准备以老朽之躯,拜你为师,让你引导我们入门。虽然你还特别年轻,但听老头子说,你在现在的江湖之中,是道门年轻一代的领袖人物,也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以我和老头子普通人的身份,拜你为师也不为过。再说修行之人不以年龄居高,而以修为境界为实。啸天,如果你同意,那么你就说说入门的规矩,我和老头子一切都会按规矩来做,绝不会让你难做的。”

俞老见啸天说得坦荡,便也不再犹豫不决,端正了身姿,态度非常肃然地对啸天说道。

“呵呵,伯母说得好,修道之人,不以年龄论长短。所以我才和两老成为忘年之交。我在书房就已经和苏老说过,我会引导你们进入修行的门槛的,并不需要什么师徒关系。也许苏老对道家思想认识上有些偏差,总觉得即是授道,就必须建立某种传统的关系。而啸天从不这样认为,所以我不接受两老的师徒之说,我只接受以朋友的身份,互相探讨修行之奥妙。不过我可以保证,我会在你们有所成就,登堂入室后,我再离开此地,怎么样?”

“哈哈,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老婆子,刚才是不是忘了上酒?快把我珍藏几十年的女儿红拿出来,今天不醉不休……”

手捧着一坛老酒,苏老有些激动,他满怀感慨地对啸天说道:“你知道这坛酒的历史吗?它已经珍藏了五十年。当年我三十有二,而我的老伴才二十出头,她是我的学生,那时候,我是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可正因为我和她年龄的差距,让我们真爱相爱的两个人倍受挫折。最后我们冲破层层障碍,终于走到了一起,但也是身心疲倦。正是那一年,我们生下一个女儿,这坛酒正是为了纪念女儿的诞生而特意埋在地下的。原来准备等女儿出嫁后再把它挖出来庆贺,可惜好景不长,女儿五岁时便得病夭折了……所以一直以来,我和老伴热衷玄学和医学。人的生命太过脆弱,当时也只是想用知识来捍卫人的生命……”

苏老说到女儿,明显有些情绪波动,俞老一见,亲昵的站了起来,立在老伴的后面,伸出一双白净的柔夷,轻轻地在苏老紧锁的眉头上按摩着。

“你看你,说着说着就扯到以前不开心的事上去了,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你我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有了啸天这个贵人的帮助,我想我们也熬出头了。以前你总喜欢替乡亲们看病把脉,现在好了,有了啸天这个真正的道医指点,你就可以大展手脚。再说,我们的养生经验也可以适当的传授给乡亲们,让他们与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啸天,你说是不是?”

俞老说着说着,便把眼神投向啸天,眉目之间,竟然有那种风韵少妇的妩媚,着实让啸天有所感触。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苏老,俞老,其实道就是一门最高的哲学。对于宇宙、人类及万物的源起,对天地万物运行生长的周而复始,对人类的生生不息与心灵智慧的成长,在这林林总总之中,总是让人觉得有一个无形无象的力量潜在其中,是一切的动力和源泉。那便是道,道无始无终,虚怀而旷无边际,润物而无声入微。她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家提倡行善积德,清静、柔弱、无为、寡欲、不争;讲人与自然、人与天道的关系;讲长生久视、返朴归真。所以一旦步入道门,就应该以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为重任。所以,那些打着道门牌子,而为谋已私欲,大肆逆天而为的人,实则是道门之败类。”

两老见啸天对道之真谛说得如此详细,分析得如此透彻,便如两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聆听,态度一丝不苟。这也不得不让啸天对两老更加的敬重。

啸天与两老说完道之真谛后,便交代两老准备接受他的引导,准备一些时日不能外出。两老于是出门采办物资,并且交代乡亲们近期不要来打扰他们。而啸天独自进入书房,找到两本古书,认真翻阅书中的内容。

“性命圭旨”一书主要是参破人体生命奥秘,以剖解刀的方式,对人体运行机制进行剖解。达到控制和掌握人体运行之规则秘密,进而进行修炼。此书是系丹术的重要著作,讲究道、儒、释三教合一,性命双修,介绍内炼理论及具体功法,层层揭秘,均图文相配,把师授秘传,和盘托出,以呈徕后之有缘。其行文则骈四骊六、洋洋洒洒,旁征博引,必说明而后止。其图绘制精工,布局优美,线条古朴,气韵生动。如果是步入门槛之中的修道之人,一看就能明白,简单明了,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

此书把把炼养功夫分为“三乘九转”。三乘秘法分为大乘、中乘、小乘。大乘,即神仙抱一之道。在尹真人看来:抱一,是人身修持之根本。这里讲的“一”,即道,就是真水。中乘,即安民富国之法。内丹派有谓“九江四海”的说法,都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穴位。而“七珍八宝”则是喻人体精、气、神一类的生存物质。精、气、神又称“三宝”、“三奇”。而所谓“六贼”又称“六尸”、“六尘”,是指修炼者炼功过程中自己遇到的魔障。中乘阶段是要断魔障,护三宝。小乘,为强兵战胜之术。书中认为,人如果修炼到三乘功法,就能变殃褐为福寿。修行者首要是常持清净为本根这种大法。

而“岐伯内经”一书,更是一本称得上是医家圣经之书。岐伯是华夏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於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视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氏高深的医学修养。华夏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而这本“岐伯内经”则是岐伯一生钻研的精髓所在。里面图文并茂,详细记载着岐伯对各种病理分析,诊病火候,以及细致的诊病手段。啸天已经完全沉醉在“岐伯内经”的知识海洋中,连两老进来也毫无知觉。

“啸天,你比我看书看得更加的专注入迷,怎么样,是否有所收获?”

苏老在一旁等得太久,终于忍不住推醒了“书迷”。

“呵呵,实在太妙了,除了师傅当初给我的那本医经外,这是我看过的最完美的一本医书。看了之后,不能说是一般的收获,可以说是巨大的收获啊。不错,非常的不错。”啸天合上“岐伯内经”,不由感慨地对苏老说道。他又望了望立在自己旁边,态度非常虔诚的两老,不由脑内灵光一动,立即计上心头,于是喜颜于色地接着对两老说道:“苏老,俞老,我突然有个主意,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可以使两老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并且以后的修炼会更加的轻松快捷,让两老对修炼不但产生浓烈的兴趣,而且还会感觉到其乐无穷。让两老真正进入忘我的境界。两老想不想听我的方法?”

“当然想啊,特别想,真的会有如此美妙的修炼方法吗?”苏老是个急性子人,见啸天说得如此的美好神秘,于是急不可待地向啸天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