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悲歌:女人无罪-“残忍”的乡土文学―简评《女人…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乡野悲歌:女人无罪> “残忍”的乡土文学―简评《女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残忍”的乡土文学―简评《女人…(2 / 2)

让我们看一看书中的两段描写:

冬天的土地就像是赤裸的老女人一样干涸而丑陋。山根儿旁石逢里钻出来几株细细的酸枣树,上面还挂着红红的小圆枣子。山道上到处是凸起的石头,牛车的橡皮轱辘轧在上面巅起来老高。曹三儿不时的挪动着屁股免得被巅下来,嘴里叨咕着,“你这老不死的,就会用话甜糊人,咋不用三马子给我拉上一车!活该你断子绝孙!”。

曹三儿说,“二十太少了!这可是稀罕物,咋也得值五十呀!”他终于把眼睛移开了,看着盆子里那颗还在跳动的心脏,心想,“乖乖!这瘸子可够恨的,也不怕死了遭报应!”又看看那只瞪着眼睛的死狗,身上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忙把眼神又转移到李拐子身上。“就这个价!不卖我更省事!”李拐子瞪了曹三儿一眼,曹三儿立刻感到一阵寒战,他心里暗骂,“乖乖!这小子好长的人毛,一定是杀的东西太多,阴魂不散缠着他呢!”被李拐子这一瞪曹三儿竟没了声音。

我无法形容我看到这一段文字的感受,无论是对农村乡土景致的描写,还是对曹三这个人物的刻画,都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入木三分”!

我觉得,如果不是出自作者对农村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绝对写不出如此生动细腻和极富乡土气息的文字。

作者为我们营造出了一副愚昧与冷漠、悲哀与阴郁交织着的乡村画卷,表现出了作者对当时中国最低层社会的强烈使命感。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农村痼疾的解剖家,用极为现实与讽刺的笔法,写出了“土著”人物把持的乡镇中的黑暗和无常。

我认为,从事乡土文学的人,担负着更多的责任,他们必须用人文理性的视线去关注农村的变化,同时,也必须有充满忧患的眼光看待日益现代化的中国。

“被拐卖的女人”,她们的故事,还在21世纪的中国农村上演着。但是,我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