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婚-第一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1 / 2)

枫骑车下班,阵风吹来,将路人的谈话送进了她的耳朵:“……我要是上了三十岁,我就不活了……”

林小枫禁不住扭脸看去。

路人是孪生兄弟般的两个小警察。林小枫笑了笑,带着点过来人的宽容和讥诮。她毫不怀疑说这话的那位的真诚;她同样毫不怀疑的是,除非天灾人祸,那位上了三十岁后会依然活着。

林小枫三十五岁了。到这个岁数就会懂得,年龄的意义是相对的。拿一个二十岁的文盲去同三十岁的it精英比,那年龄的优势还能算优势么?孔子说,三十而立。却没有说,怎么才算是“立”。

林小枫是中学的语文教师,丈夫宋建平是一家大医院的外科大夫,两个人月收入加起来六千左右,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无须他们负担,一家三口隔三差五下个小馆儿打个车不成问题。按说,按过去的标准说,按哪怕十年前的标准说,这都得算是一个富足的家庭了。当年小平同志南巡时所说“奔小康”的小康,大约也不过如此。但是,谁能料到中国会发展得这样快呢?林小枫本科毕业,宋建平硕士毕业。就是说,都具有着成为富人的基本要素。但不知为什么,他们的进步水准,永远比时下的高水准要慢着两拍。就那么两拍,不会更多,但似乎永远也难以赶上。那状况很像网上所调侃的:到他们可以吃猪肉的时候,人家开始吃生猛海鲜;到他们可以吃生猛海鲜的时候,人家开始吃糠咽菜。要是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可能成为那优秀一群中的一员,倒也罢了,像街边的清洁工,像乡下的老农民,他们肯定会安之若素心如止水;但当他们“有”而“不能”时,就不能不感到痛苦:你看人家那,睡的地方,吃的地方,休闲的地方,会客的地方,各是各的区域,各有各的功能,甚至还有着什么日光浴桑拿室健身房家庭网吧。相比之下,他们那家仿佛是一个历史的遗迹:两间房儿,儿子睡小间,两口子睡大间;厅小得只能当过道,餐桌只好也进驻大间,会客不用说,也在大间,三合一;一家三口三辆车,儿子一辆三轮儿童车,大人一人一辆自行车。平时倒也罢了,放眼全中国还是骑自行车的多。但是,如果因某种需要必须西装革履的时候,你怎么办,还骑自行车么?上大街看看,再也找不出比穿西装扎领带骑着自行车更傻的人了——打车都寒碜。

林小枫把这一切都归到了宋建平的头上。她对他非常的失望。越来越失望。他不是没有能力,在学校时他的成绩就非常好,到医院后业务水平也是一流,英语尤其的出色,读外文医学杂志的速度不亚于中文,曾有好几家外资私立医院想把他聘了去。但是他没有胆量。没有胆量迈出那一步去:辞去公职,为了妻子,背水一战,放手一搏。他属于iq高而eq低的那种。而据各种资料报道,一个人要想成功,eq比iq更重要。

林小枫到家时宋建平还没有回来,普外科有急诊手术。安排好儿子看动画片,林小枫拿上饭卡去了食堂。他们家在医院的宿舍大院,院儿里食堂、小卖部、幼儿园一应俱全。食堂今天有鸭架卖,一块五一个,比外面便宜许多;鸭架炖汤,炖成奶白色后放点盐,鸡精,撒上点切得细细的香菜,味道好极了。

卖鸭架的橱窗前排出了一条蜿蜒的队,排在林小枫前面的是一个很老的老头儿,老得皮肤像一张薄薄的皱纸,皱纸上布满了浅褐的斑,却依然排队买鸭架,喝鸭架汤,有滋有味地活着。老头曾是这所医院的院长,哪一任的记不清了,只记得姓赵。

轮到老院长了。橱窗里那个脸蛋儿红喷喷的小姑娘麻利地夹起一只鸭架放塑料袋里递出“一块五!”老院长一手接鸭架一手去刷卡,半路上又把刷卡的手收了回来。“不论大小都一块五?……这恐怕不合理吧。”林小枫不由看一眼老院长袋里的鸭架,是小得多了一点,但不是故意,见老头不肯刷卡,就有点烦。“那您说怎么才叫合理?”“用秤称。”“总共一块五的东西……”“就是一毛五的东西,也应该物有所值。”“得了!不就是嫌给您的小了吗?要是给您一个大个儿的,您保准不说这话!”“你、你、你……你这个小姑娘怎么不讲道理?”“什么叫讲道理?未必你的话就是道理?“眼见着就吵起来了,林小枫赶紧站出来对小姑娘道,”

你刚来可能不认识,这是咱们的老院长。“

“我对事不对人!”小姑娘说。“那这个给我得了。”林小枫拿出自己的卡去刷,“你另给老院长拿一个。”小姑娘没再说什么,如果老院长也不说什么,事情就会到此打住,但这时老人已不可能不说什么,老人是有自尊心的,他拦住了林小枫那只刷卡的手。“不行!这不是一个大小问题,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这话说得倒有点道理,”小姑娘微微一笑,“这的确是个原则问题。跟您这么着说吧老师傅,我盯您不是一两天了;您天天打饭,别人用一个塑料袋,您得用两个;用餐纸,您一拿一撂!您是免费的,食堂可是花钱的。要是人人都像您似的沾公家便宜,我们这个食堂,关门得了!”话说得又快又溜,小嘴叭叭的。廉洁了一辈子的老院长就是被这话给激怒了———若不廉洁他今天何苦为一个鸭架的大小多费这么多口舌?

老人嘴唇哆嗦着,声音也哆嗦:“我,我……沾公家便宜?你,你说话得负责任!”小姑娘不等对方话音落地便一点头脆生生答道:“我说话很负责任!”大概是因为嘴不跟趟,老人想借助手势指责对方,无奈两手都有东西,只好连手中的鸭架一起举起———老了,加上生气,举着鸭架的胳膊颤颤巍巍,也许是气力不足,忽然,手一松,鸭架和另一只手里的小铝锅一齐落地,发出咣的一声脆响,紧接着,人就软软地瘫倒,倒地时脑袋在林小枫腿上蹭了一下,毛烘烘热乎乎的,林小枫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没容她再想什么,身后已有两个人冲了上去实施抢救……医院的救护车闻讯赶来,赶来时老人呼吸心跳已停止了。几乎是同时,老人的老伴赶到。

看到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半小时前还跟她说话跟她笑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老太太一声不响地晕了过去,被一并抬了上车。救护车呼啸着开走,围得里三圈外三圈的人慢慢散开,林小枫仍呆呆站在原处动弹不得。平生第一次目睹一个人从生到死的瞬间,她受到了极大震骇。生命的脆弱,死亡的迅疾,生死的无常、无界。……

胳膊从后面被人扯住,林小枫机械回头。“不是我的事,阿姨,我没有怎么着他!”那人开口了,手下更紧地抓住林小枫的胳膊,仿佛一个落水的人抓住一个可能救她的人。“阿姨,这事儿您最清楚,从头到尾您都看到了的,我不是故意的,您得为我作证!……”是那个肇事的小姑娘。一旦蓝晶晶的眼白红喷喷的脸蛋连同那脸上无知无畏的轻慢不复存在,人便变了个人似的……林小枫再回家时宋建平已经回来了,正在厨房里做饭。宋建平喜欢做饭并且有着不俗的厨艺。他总是头天夜里就把次日晚饭的菜谱构思好,下午下班,路过设在院儿里的菜摊时顺路就买了菜,按照事先的构思买,一把小油菜,两个西红柿,一节藕,只买一顿的量。既然有这么方便的条件,就该顿顿吃新鲜的。林小枫进家后没跟丈夫打招呼,径直进了大屋在餐桌旁坐下。西红柿炒鸡蛋、素炒小油菜已上桌了,一红一绿煞是鲜亮。林小枫毫无食欲,不仅是没有食欲,而且一丝熟悉的厌烦又在心头升起,慢慢涨满了整个心间——她喜欢丈夫做的菜,却不喜欢做菜的这人是她的丈夫。换句话说,她不喜欢丈夫对做菜这类事情津津乐道心满意足的劲儿。

一个男人,一家之主,是不是应该有更高一点的志向、追求,给家人带来更多一点的实惠、利益?

宋建平两手端砂锅一溜小跑地过来,嘴里嚷着:“垫儿!”林小枫停了两秒,欠身把桌里头那个圆竹垫拉过来推过去。宋建平把砂锅放上,放下后不说什么,只夸张地“嘘嘘”地吹着手指,斜眼看她。看她干什么?指望她满怀欣喜地打开锅盖,而后惊叫,品尝?她没有兴趣。他终于发现了异样:“你怎么了?”

林小枫定定地看他:“赵院长死了。”

宋建平跟着林小枫来到赵院长死去的地方。苍茫暮色中,喧闹的玻璃橱窗前已复归冷寂,只有一个清洁工在清扫撒了一地的菜和被踩烂了的鸭架、铝锅。终于,地扫干净了,清洁工也走了,只剩下一小片油的污渍。新闻联播开始的电视音乐远远近近传来,你家里死了人,别人家该生活还是要生活。宋建平盯着地上那一小片油渍,心下茫然。当年他毕业进这个医院是赵院长拍板定的,那老头爱才。

“真够了。真不想再这么过下去了。”许久,林小枫低低说了一句。宋建平不禁皱起了眉头:“走!回家!”林小枫不动,抬头盯着他的侧脸:“不爱听,是么?宋建平,过去我说你不听,今天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了你还不听?看看你们的老院长,好好睁大眼睛看一看:一辈子了,从医生,到主治医,到主任医,到院长,到退休,到死。到死,过日子还得为了一个鸭架的大小算计,计较。你说,在这个单位待下去有什么好,有什么前途有什么光明有什么指望?不就是,啊,名声好听一点。名声好顶什么用,现在的行情是,没有钱什么都等于零!好几家外资医院请你你不去,死守着这么个破单位不放,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怎么知道去了那里就一定能够挣到钱呢?”“不去怎么就知道挣不到钱呢?”“如果挣不到呢?这边也辞了,两边落空。现在不管怎么说——”“不管怎么说凭你那一月两三千的死工资咱家就别想过好!”“好不好得看跟谁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恨的就是你这个比下有余。眼睛永远往下看,跟差的比,自甘平庸自甘堕落不思进取,一点竞争的勇气没有,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宋建平,知不知道,这样子下去几十年后,你就是另一个赵院长——他就是你的明天,你的未来,你的镜子!”“他不是我的镜子,”宋建平冷笑,“我的明天我的未来肯定还不如他,我这人当不上院长,你清楚。”说罢撇了林小枫扬长而去。

周末晚上来了个电话。

当时林小枫正在卫生间给儿子当当洗澡,电话是宋建平接的,电话里传出的男中音优雅得甜腻。“你好请找林小枫。”宋建平二话没说放下电话扭头冲外叫道:“你的电话!”林小枫小跑着过来用湿手捏起话筒“喂”了一声,口气匆忙带着点催促,但是即刻神态大变:意外,惊喜,兴奋。手湿都顾不上了,大把地攥住话筒紧紧贴在耳朵上同时声音提高了八度,“高飞!在哪呢?——是吗!——真的呀!——太好了!——”娇脆如同少女。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