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搭把手。”王大力回答:“你得跟我上街买点东西,锅碗瓢勺样样都要,我想就在咱们楼下开个面摊。”
程耀东吃惊不小:“为什么?你又不缺钱?”
“勤工俭学,社会实践,你懂不懂?”王大力把一支烟塞在他的嘴里:“大学生也要体验生活,这是我的论文题目,你懂不懂?”
他不懂,他中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平民百姓要那么大的学问干什么?但他乐意为朋友帮忙,又是门对门的好朋友,况且还是人家大力的什么论文。小面摊就真的开起来了,三张能折叠的小桌、几条从家里扛来的板凳、一把干干净净的木筷、一块权作挡太阳的塑料棚、还有一个大大的蜂窝煤炉、一锅热气腾腾的开水,一大群帮忙的朋友。
在分工的时候,王大力说程耀东自理能力强一些,加上也经常实践,下的面一定比他下的好吃点,就让程耀东主厨,他自报奋勇的担任“火头兵”,还负责洗碗,当时还在医学院读书的未来的医生龙啸天也从上海回来了,自报奋勇的负责擦桌子收款,其他的“南正十雄”也跑来帮忙,谁想居然一炮打红,三个很阳光、很本分、很好说话的小伙子,外加三四个忙前忙后、动作又快、嘴巴又甜的小伙子帮忙,味道的确不错,分量又足,孩子们还可以买半碗,还可以赊账,简直就成了二十四号楼的新闻,又成了大堰小区的一道风景。都是街坊邻居,又是楼上楼下,加上熟人熟事,也都愿意照顾他们的生意。生意一好,每天忙得像在打仗似的,简直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程耀东也就再也睡不成懒觉了。有时从早忙到晚,中饭一拖就到了下午一两点钟,晚饭更是不知在什么时候才能吞进肚子里。王大力从没有给过他一分钱,他也不要,有吃有喝,朋友们全来帮忙,有说有笑,热闹极了,晚上打烊了以后,一人一瓶啤酒,炒上几个菜,坐在小区道路边的人行道上,望着满天的繁星说着笑话,这样的日子就已经够滋润的了。
八月底,王大力要回北京继续去上大学了,临走的时候他把一个建设银行的活期存折交给了程耀东:“这是我们这个小面摊全部的收入,看来少睡点觉、勤快一点、辛苦一点还是收获不少的。面摊就交给你了,以后的路就看你自己了。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事,你得找个靠得住的人给你当下手,记住,别砸我们兄弟面摊的招牌,以后发达了,兴旺了,办一个酒楼,就叫耀东酒楼!”
他感动的痛哭流涕,却也真的不睡懒觉、咬牙坚持下去了,他记住了王大力的话,努力了,也成功了,从那个社区居委会默许的街边的一块塑料棚的小面摊慢慢变成了一个有自己的门面的,被龙啸天描绘成“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小餐馆。王大为第二年夏天回来的时候,喜笑颜开了,每天坐在他的粉刷一新的小店里吃面,而且吃最贵的牛肉面。吃完要给钱,程耀东就瞪他一眼,他也就不给了,只是每天依然照吃不误,只是又自觉自愿的有变成了他的帮工,还喜欢对李秀芹诉苦:“这才叫做得不偿失呢!”
后来,王大力回到本市工作,后来又自愿下调到下面的县区,却没有忘记程耀东的那个小餐馆,和方学清商量了一下,给他介绍了一个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员,给他申请了一笔几十万的短期商业贷款,却被回到峡州的王大为听说了,哈哈一笑,掏出一大笔钱,说是“参股”,就真的有了峡州数一数二的耀东酒楼。那可叫做鸟枪换炮,按照杨德明的说法,就叫做“一步登天”了。
今天是王大力和朴顺珠的大喜之日,耀东酒楼是他进行婚宴的所在地,人家是政府的要员,不想声张,只是宴请自己的一些亲朋好友,他的大姐肯定要来,还有韩国的一些外宾,那也是耀东酒楼的一件大事,他还能安然酣睡吗?加上中午还有百佳公司的庆典酒会,会忙的人仰马翻、脚不沾地的,他当然不能再当懒龙了。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