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帝国霸图> 明末军制、军职、军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军制、军职、军衔(1 / 2)

前段时间很多朋友提到关于明朝的军职和军衔的问题,自由从中发现,由于明朝军制变化较大,所以军职和军衔也随之变化,造成了诸多朋友在阅读时的困惑。如:都指挥使是军职还是军衔?副将和副总兵是一回事吗?都司是都指挥使司吗?明朝军职军衔如何变迁的?如现代军职军衔如何对应?

自由查阅了相关资料,总结出一个自以为比较正确的,关于明朝军制、军职、军衔的认识,现分享如下,建议本书读者在阅读正文前也浏览一下。

一,军制。

明朝初期采用的是世兵制,以卫、所为单位编制军户。军户拥有国家给予的土地、农具,平时耕田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抽丁定期训练、轮换、戍守、出征。这种办法基本符合朱元璋“养百万兵不耗百姓一粒粮”的愿望,对恢复生产、保持军队的战力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到了明朝中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贵族豪强甚至将手伸到军户所有的土地。加之军户世袭已久和长期没有战争,失地军户屡有逃丁避役者,造成军队训练不足、员额不足。东南倭寇之患初期,朝廷和地方甚至无法调派足够的军队。为解决兵员问题,不得已采用了募兵制以补充世兵制之不足。募兵就是雇佣军,雇佣军拿饷吃粮却没有国家授予的土地,当然不能跟军户一样以卫所制编制。因此,又采用了“团营制”。很长一段时间,卫所制和团营制是共存的,直到明朝灭亡,清朝初期,卫所制才彻底消失。

明朝后期,内部、外部战争频繁,证明雇佣兵的团营制比世袭兵的卫所制更利于快速调动和提高兵员素质。因应战争的需要,团营制也逐渐取代卫所制,成为大明王朝“非正式”的基本军制。

二,军职。

军制既然更改,军职也就相应变化。

卫所制是以军户多寡层级编为百户所、千户所,长官为百户、正千户,若干所为一卫,长官为卫指挥使,行省或战略要地又设都指挥使统一管辖所属各卫。在此时,百户、千户、卫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是军职,相当于现代的连、营、旅、军。中央则设五军都督府掌管军令,兵部则负责军政。卫所制利于战、耕合一,节省军费支出,但是有较强的地域限制,中央要快速调集大军很是困难。每有战事,朝廷任命一员总兵为司令,另有副将若干辅助。此时的总兵往往能指挥十万人以上,地位比后期的总兵高出不少。有时候因作战方向不同,还会任命副总兵单独负责某方向作战。总兵地位很高,一般都有爵位,因此可以把明初的总兵看做是方面军或兵团司令员。

后来,募兵制兴起。募兵编为营,因兵种合成作战的需要,营就有总营(大营)和子营(小营)之分,采用车、乘、衡、冲、子营五级编制。若干子营为一个大营,大营又称为“协”,主官为参将;若干协组成一军,领军者为总兵,有时候总兵可以开镇立幕府,因此又称为军镇,或者某某(地名)镇。总兵如果有战功或者受宠信,朝廷还可以加封将军印信、授予尚方宝剑,此时,总兵的称谓又可为“大帅”。此时,总兵、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军校又成为团营制军队的正式军职。

这里要再次把副总兵和副将区别开来。在明末时,总兵不过五十多员,副总兵却有近百员,一般人会以为副总兵就是副将,其实不是。把副总兵一职正式称为副将的是清朝。明朝的副总兵是资格不及总兵,而负责的军事责任等同于总兵的高级军官,副总兵手下一样有副将作为辅佐,统率的兵力也与总兵相同。

前面提到,明朝中后期是卫所制和团营制共存的,朝廷方面正式行文依然按照卫所制的称谓,比如东江总兵毛文龙,他有都督的加衔,一般都会称为都督或者大帅。这个都督的称呼其实已经可以看作是军衔了。又如左良玉曾经在宁远担任车右营游击,因功授都指挥使司佥事(简称都司),后来这个都司就成了军职与军衔二合一的产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加衔授予的都司、都督等军衔并不与官位品级挂钩,只是荣誉称号而已。这里要注意一个区别,即都指挥使佥事(正三品)和都指挥使司佥事(无品虚衔)的一字之差。

三,军衔。

总的说来,明末时期的军队中,往往把已经趋于废弃的卫所制军职作为团营制军队的军衔来看待。如《霸道》一书的开篇就提到“广宁中屯卫前右所百户、豹枪营右冲校冯大进”,这个冯大进的军职是豹枪营右冲校,相当于千总,军衔是百户,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上尉或者少校。而豹枪营又是镇东营的一个子营,由“广宁中屯卫前右所千户、大凌河镇豹枪营游击官、大兴堡守备刘泽”统带。从刘泽的称谓中可以看出:他的军职是游击将军和守备,守备是特定的,如果刘泽不负责大兴堡防务,守备一职自然取消。

除了一般的军衔外,对军人还有爵位、勋位之说,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参考军衔”。比如1628年初的祖大寿,其军职是前锋副总兵,军衔是卫指挥使,无爵位,勋位是轻车都尉。1628年八月,祖大寿被封为前锋总兵挂前锋将军印,军衔一下子就升格为都指挥使(二品),勋位也升为上护军。此时的祖大寿就有资格开军镇、设幕府、称“大帅”了。

四,明末军职军衔对照。

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文官政府的国防部长兼方面军统帅,非正式军人,无军衔。

辽东巡抚毕自肃――文职的地区军政长官,非正式军人,无军衔。

都督节制勤王诸军、大同总兵满桂――非常时期任命的兵团司令,元帅级别的临时军衔。

加衔都督、东江镇总兵毛文龙――这个军长比较特别,挂上将军衔,有着意拉拢宠眷的意思。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