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西藏-第91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2 / 2)

赞域的制陶传统至少源自新石器时代末期,而且似乎自此就没有中断过。

《扎囊县文物志》记载,经考古工作者测量的这一遗址规模,大约有二十五万平方米。村人不晓年代,只依稀记得一个古老传说:一位名叫波丹那的神仙老人传授了这一手艺。并且令村人自豪的是,这是赞域人的专利,外人学不去。集体化时期公社曾组织四个生产队的社员学做陶,从赞域请来携带着全套工具的师傅。会了操作也成了型,但烧制失败。大家就说是风水问题。看来赞域制陶将长久地独此一家了。

我们在白玛旺杰家参观并拍摄了整个工艺流程,印证了文物志中关于赞域制陶技术是原始时代保存至今的活标本的结论。一切原料和工具都取自本地:去往返为一天路程的山上取陶土。在取土现场粗粗筛一遍,用毛驴驮回家院。经过又一遍细筛,细粉留作口沿等细部处理,粗土掺少量水和成泥坯,堆放在实心的坚硬泥模上,用旋轮加工成型。是手脚并用,用右脚的拇指作动力转动旅轮,双手以简单木制工具随形捏制。成型的陶器晾晒后,以“亚拉”红土上色,又以烟火烘焙,再搬到院外的窑里最后烧制。

燃料是事先准备好的草皮和牛粪。在夏季规定的日子里,全村人出动,去山背后的草坡上挖草皮,就地存放。等需要的时候各家赶着毛驴去驮,晨去午归。村中允许的只限于山背后约八九百亩的一片草坡。山前草坡是村子的牧场,禁挖。草皮有再生能力,今年挖了,十二年后就恢复。

烧陶的窑很简陋。浅浅地挖一长方形,浅浅地围一圈石头。将大大小小半制品插着空儿堆放三几层,其间缝隙以掰碎的牛粪饼充填,再以大块草皮覆盖其上。黄昏时点燃,不使见明火,只须使其慢慢地熏烘焙烤。约摸三小时后的夜间再以草皮压一次火。次日清晨,火灭烟熄,就可以从灰烬中小心捡出全部烧制好了的土红色的成品了。赞域人烧陶技术久已炉火纯青。那个早晨,主人白玛旺杰喜孜孜地告诉我们:百分之百的完好率!

整个制作过程中,也百分之百地沿袭了原始的生产方式。未见丁点儿的现代工具和意味,就像大型民俗展中以人为道具的古代生活展示。今日赞域的生产方式即是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流程的说明图。夜晚守候在窑旁那一双双因窑火明灭而闪烁的眼睛,正是自神仙老人波丹那以来的祖祖辈辈的眼睛。

最后一道程序,是把这些陶制的锅盆缸坛打包,在太阳升起之前固定在驴背上,一路叮当着到各处推销。地区所在地泽当近郊有一块赞域卖陶人的营地。卸下驮包围成墙,人在其中烧清茶,吃简单饭食。背上几个坛坛罐罐走上十里二十里沿村叫卖。和制作一样,流通交换渠道也是个体的。

土陶在藏地传统中曾长长久久地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它差不多囊括了基本生活所需的一应用具。炊具中从灶,到锅、勺、盆、缸、罐,到酿酒的瓮、盛酥油茶的壶及温茶的火盆。金属器皿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本世纪中期。虽然赞域陶器以其胎薄和坚牢——据说有人脚踩陶罐而不碎——著称于藏地,但陶器时代正在成为过去,这一家族中许多兄弟姐妹的角色已被更为美观耐用和时髦的现代产品所代替。其中尤以铝制的锅、白铁的水桶和玻璃胆的暖瓶最普及——虽然连乡下人都怀念说,还是陶锅烧的饭香,陶壶热的茶好。展望前景,制陶人不免有一些忧虑。虽说眼下他们仍在制作着的十几个品种的陶,销路还好。

与原始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赞域古朴的生活方式。我们访问的这一六口之家,老夫妻膝下有二十四岁、二十一岁两个儿子和二十九岁、十六岁的两个女儿。大儿子已有一位在本村分居着的妻子和一个孩子。知情人说,将来迎娶进门,为不分家计,这两兄弟将共同拥有这一位妻子;这家的大女儿一直没能嫁出去,村人认为是这位姑娘从不出村,没有机会接触外人的缘故。母亲则认为是女儿并没有想嫁的意思,如果有的话,当妈妈的能不知道吗。这位母亲还说,我们不欢迎拍照和宣传,因为我们的职业不好。

在西藏,制陶人的传统地位不高,仅略好于被视为最低贱者的铁匠和屠夫,被称作含贬义的“陶民”。他们的身份遭人嫌弃,卖陶时不会有人留宿;陶家女嫁不出去,只好在本村寻婆家。但村中小伙子外出卖陶机会多,不少人可以领回媳妇来,所以村中女青年过剩,老姑娘多。一位村妇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女儿与上述那位姑娘同岁,去拉萨走亲戚,幸运地嫁给了一位郊区农民。

较之农民,制陶人的收入是高的。保守地说来,全村人均年收入在八百元以上,而一般农民不过五六百元。这对于古朴简单的生活已很满足。问起对于职业的看法,白玛旺杰就说,农民有农闲农忙,制陶人则从年头忙到年尾;虽然辛苦,但收入也高。他们还说,生为制陶世家,命中注定制陶人,大家从没打算改行。

由于传统的地位和传统的心理,赞域这个村庄过去没有出家当僧人的,因为有文化或渴望文化的人才会皈依佛门;而现在,我们从村长那儿了解到,全村青少年没有在校生。见我们注意询问这个问题,村长补充说,村里已经打算集资开办小学了。

我曾从遍及全藏各地的手工作坊,联想过和谐和美的传统生活秩序,心神往之。但赞域制陶村未免极端了些,使我转念联想到传统生活的光彩和阴影,不由得怅怅然。

赞域这一村名的含义也很古老并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域是地方的意思,赞是藏地特有的那种保护凶神。赞域即是赞神的家乡。村庄的这位保护神是藏地著名大赞巴瓦本堆——愤怒七兄弟。村庄上方有供奉它的神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