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西藏-第74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1 / 2)

再往下的场面有些尴尬——我们给卷进了一场家庭纠纷中。积怨甚久的德吉卓嘎和德吉群宗母女俩一吐为快,说他在拉萨怎么怎么了,干吗还回来;波旺堆则吼着叫他滚,要不就打断他的腿;一声不响的边巴低垂着脑袋坐在那儿,手里搓弄着女儿的小玩具,叮铃叮铃响。我们的强巴云丹和德珍两个忙不迭地做着调解工作,说一些在那样的场合中外人所可能说的但于事无补的话。直到次仁群培回家,温和地向女婿问候一声:“回来啦?”并把小孙女递过去,“叫爸爸!”气氛才有所缓和。

我们把边巴留在了查古村——大概这是他的查古村最后一夜了。

尊珠旺姆后来一直没有出场,她的腿受伤了:收割前有一天,次仁群培打算把小牛的角割掉。波旺堆帮忙按住小牛。尊珠旺姆担心牛角刺伤儿子眼睛,就拿绳子去套牛头。冷不防,小牛试图挣脱,九十多岁的波旺堆奋力按倒小牛的同时,尊珠旺姆也被撞倒——腿就伤了。我们看见她的时候,已经卧床多日了,右腿肿得老粗。尊珠旺姆说她活到这把年纪,从来就没生过病,从来就没这样子疼痛过。又担心牛没人去放,八口人的地只有儿子和孙女两个人收割,家里人手这样紧,自己又动不了……就开玩笑地问我们有没有灵丹妙药,能使她马上好起来。

后来我们设法给她带去了一些药和一些滋补品。最后一次去查古村时,我们应她在县小学当教师的女儿巴桑的要求,把老人专程送到县上女儿家,以便就近治疗。巴桑家的电视里正播放着一部国外的电视片,上小学的外孙兴致勃勃地说,明天他就要去拉萨参加全市的少年足球比赛去了。尊珠旺姆无所事事地坐在一旁,无话。

查古村的三代人坐在一起,世道真变了。后来我就时常想起这位热爱传统但不守旧的老人,想起她反复说过的“一生的幸福是幸福,一时的幸福也是幸福”的格言,想起她对我们说过的许多恳切的也很简单的心愿,就感叹环境与时代对于人生的决定性影响:假如尊珠旺姆生于她女儿和她外孙的时代,她的人生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子。虽然她现在也还不错:长寿,心安理得,会唱那么多的歌,还养育了次仁群培和巴桑这样善良的和有出息的儿女。

不论外人是否注意它,查古村的日子依旧,就像拉萨河水的平缓流淌。田野上的农人春耕秋收,进城的青年商人们晨去暮归,只是据说边巴再不回来了,这无关紧要,次仁群培家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不再为他操心。现实总会被接受,或迟或早。

我们最初踏进查古村拍摄春耕仪式时,树叶儿还没有青绿呢;当拍摄结束,秋已深深。村里高高的白杨树叶儿都黄了,是那种泛着红光的黄,温暖色而非中间色。矮一些的柳树,有些依然青绿,有些黄绿夹杂,使整个乡村的风景显得层次丰富。

第二章山环水绕的雪绒山谷

——雪绒河畔的异人奇事——为大地聚脂的仪式萨居朋巴——直贡噶举主寺直贡堤寺的昨日辉煌和随遇而安——幽闭了十一年的苦行僧人扎西热丹——天葬台来历和天葬——空行母化身丹增曲珍——直鲁噶举:一次转移灵魂的盛大活动——灵魂像风——

拉萨河是一条自东而西的河流。它的上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东方的米拉雪山,二是东北方的藏北高原。流经藏北的拉萨河上游这一支进入墨竹工卡一带时被称作雪绒河。雪绒河经年累月地流过,河床下切了十数米深。高高的河两岸,也依地势由牧而农。历经两个冬春,我们不下五六次地溯着这条河走进这山谷,每次来,一住好些天,总有始料不及的收获、就觉得,这是一条难以穷尽的山谷。

墨竹工卡东距拉萨八十公里,雪绒河谷深处的直贡堤寺距离墨竹工卡大约又是一个六十公里,位于东北方向。从县城东行不远,斜插进左首的谷口,一部史诗就打开了。这是一部地方文化史、宗教源流史、民间文学史和一些不见经传的秘史,这部长长的史诗画卷开端,大约就是古墓葬群,那是前几年被西藏的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据说竟有藏地罕见的陪葬陶诵出土;还有一个嘎采寺。这是一个著名古刹。当年文成公主观风水,发现雪域藏地是一魔女仰卧形状,就建了一群寺庙分别镇住她的心脏和四肢。有一幅古旧的唐嘎锦画,画面一仰卧全裸的肥腴女性,周身各重要部位都画有镇魔之寺。拉萨的大昭寺镇住心脏部位,嘎采寺就坐落在魔女的右肩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