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西藏-第31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2 / 2)

除少量正规寺庙外,许多本教的乡间小寺民间气息很浓。专职住寺僧人不多,一般闲时集中念经,忙时各自务农。巴仓寺是规模较大的本教寺,到五十年代,常住喇嘛八十多人,全体僧人集中时多达二、三百人。现任索县县长金巴十多岁就在这个寺当小扎巴'注'。巴仓寺寺规严格,不准娶妻、杀生。金巴还记得一位青年僧人因与部落中一位女孩子相爱偷情,被逐出寺庙的情景:戴着纸糊的帽子,背着一袋牛粪灰,沿着巴青河走远了。他将永远不准重踏寺门。

最近二十年来,情形混乱得多。寺庙被毁,僧人还俗;许多活佛娶妻生子,儿女满堂;已故活佛未能及时确认转世灵童。寺庙陆续恢复后,有的无意再返教门,有的则批妻别子洗心革面重作活佛。已故巴仓寺大活佛卓扎仁波钦有本身、说法、智慧三种身份,应有三个转世。如今三位转世已经找到:一位已来寺庙主持工作,而那小活佛却不幸故去,另有一位是永那乡三十多岁的副乡长,自家添置一台大汽车当起运输专业户。这位司机素喜打猎,那么杀生者怎么会被认作活佛呢?百姓们解释道,大凡活佛超度生灵,各有数量规定;任务没完成,他的转世要继续。杀生也是一种解脱和超度方法,以活佛之手帮助它们完成一道轮回之苦。

后来这位司机活佛不再杀生。百姓们对先前判断更加确信无疑:怎么样,他不杀生了吧——前世活佛的超度任务完成了。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宗教对于藏族人民的生活影响深远。从前的巴青各部落中,规定每户百姓只要有两个男孩,就须一个去寺庙当喇嘛,一个为头人支差。近些年修复了寺庙,男人们又不断拥向寺庙。索、巴青一带还常见家庭尼姑,尼姑当然不出嫁,将终生由父母兄弟家人供养。这种现状使许多人为之忧虑。同时这一带为数不少的百姓不挖虫草不杀生,家中牛羊成群,任凭自然老死而从不宰杀,宁肯拿粮食去别处换肉。

不杀生的传统心理,大约也来自早期人类的一种原始意向。原始人与自然万象平等相处,从未感觉到自己在自然界中有一丝一毫的优越,人类与万物共生共荣,其间有一种神秘的感应和交流。后来宗教又将人与动物各定为六道轮回之一,即人与畜也可互相转化,更鼓励了这种惜杀习惯。

在藏北民间,传说虽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随手拈来,却绝少听到人类起源之类远古神话。藏南有神猴与罗刹女交合繁衍了藏族的说法,恐与后来传人的佛教有关,尚未深入考证;听说最早本教认为,世界是从蛋壳里孵化而成。曾拿这个问题请教本教首领传承人的雍仲加瓦,他证实赤松德赞时代出现的一本本教经书《僧度》中有这一说法;但雍仲加瓦显然不怎么信服,他说世界假如是从蛋壳里出来的,那么这只蛋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本教现在这样论述世界的起源: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尘埃“多查热”,能够聚集生长。阳光下可以看见的一粒微尘,是由四十九个“多查热”组成。它的发生是水分、气体及热量的凝聚。

原始世界存有五大元素:土、水、火、风、空。五种元素相互作用,空生风,风吹火,火与水相撞,连续运动的结果,形成像煮沸后的牛奶的表层奶皮,“多查热”不断随之运动,“奶皮”渐渐积厚形成地球土壤——雍仲加瓦客观地说,凡宗教都认为地球是平面的而非球体的。

巨风吹成的巨大山峰叫“热任”,风小些的造成七座山峰叫“热堆”,七山环绕大山,又有七湖环绕七山。山脚分布四大洲、八小洲……

本教对于佛教长期、大量吸取的结果,造成了真伪莫辨的局面。想要搞出一点儿纯粹属于本教的东西也很难。以上解释尤其后半部分颇类佛教有关世界生成的说法,令人生疑。

后来我从几本书中同时得知一本叫《卓浦》的经书有关于本教创世纪的较为可靠的记载。'注'雍仲加瓦详尽谈到了当前佛本异同——创始人不一,教义相同;本尊神不一,本教的本尊神众多;宗教舞蹈不同;所吹法号不同;手持法器不同,而喇嘛教的密宗则与本教一致;印度佛教不烧香、不摆供果、各地没有保护神,在这些方面,喇嘛教也受本教影响。

本教也念六字真言,读音与喇嘛教不同;佛、本转山转圣物方向相反……

——由此看来,只是些细微末节的不同,佛、本已经大同小异了。

曾作为印度国教的佛教自传向国外后,在自己的故乡反而渐渐衰亡了,印度教取而代之,十九世纪后,才由斯里兰卡重新输入,不过今非昔比,地位卑微。如同西藏的本教之于喇嘛教。

藏传佛教(喇嘛教)千余年来却在西藏发扬光大,历久不衰。奥秘正在于它早已进行过本土化的改造,早已适应了藏族精神传统的土壤与气候。被改造了的佛教在内容和形式上究竟离它的初衷有多远,没有多少西藏人理会这问题,以至于一位西方人抱打不平地指责:“喇嘛教的最后形式是不会得到其神圣的佛祖的承认的。”

喇嘛教其实也是被征服者。佛、本之间的高度融合才使它植根于这片全民信教的土地。如本教一样,它带有明显的多神教痕迹。众神之间呈无政府状态,分工与相互关系始终不很明确。释迦牟尼与敦巴辛绕成了遥远的可敬畏不可亲近的佛像——在西藏,不适宜于一神化信仰的生长,理论化了的宗教外壳中,包容了藏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