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锣升炮入洞房!”唐琬只听得耳边鼓乐声声,鞭炮齐鸣。陆游用绸带牵着唐琬继续前行,突然他步子一顿,唐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却听他轻声道:
“琬儿,前面放着米袋和酒盅,我们要从上面跨过去,小心点,别被拌倒了。”从盖头的下摆看去,果然地上横铺一只空米袋,米袋的前面是一只白瓷的酒盅,踏着米袋跨过酒盅,喜娘捡起米袋、酒盅,越过新人的头顶,又把米袋铺到了地上,把酒盅子重新摆好,嘴里还喊着“传宗(盅)接代(袋)喽,传宗(盅)接代(袋)喽!”如此反复数次,终于进了洞房。
经过这半天的折腾已经有些倦了,唐琬想着入了洞房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哪知,进了洞房并不意味着仪式就全完成了,随同进洞房的还有四位姑娘,在喜娘的指引下,往床上撒了好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意味着早生贵子,之后才扶着唐琬到婚床的床沿上坐下。
喜娘递给陆游一个秤杆,示意他在新娘头上敲几下,唐琬在心里直呼救命,这秤杆敲头得多疼啊!闭上眼咬着牙等着他来敲头,只觉着头上有东西轻轻地叩了三下,然后盖头下就伸进来一只秤尾,自下而上轻轻地挑起了红盖头,唐琬的眼前一亮,随即出现了陆游的脸,红扑扑的,一直到脖根。一双大眼睛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唐琬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自个儿也红了脸。
随后喜娘让陆游与唐琬并排坐在床沿上,分别解了他们的一缕青丝,轻轻地结在一起,嘴里还念叨着:“同心结成双,恩爱万年长!”
喜娘又取了两杯酒,奇的是杯子的底部系着红线,连在一起,红线在两杯中间的地方系出一个美丽的花结,喜娘把其中一杯递给陆游,另一杯递给唐琬,让她们拿酒的手臂相互交错套折,两人相视一笑,同时喝尽了杯中酒。后来才知道此俗大概起源于唐代,由此习俗产生了“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俗语。
喝完交杯酒,陆母亲自端上一碗饺子,陆游拿筷子夹了一个喂给唐琬吃。唐琬刚咬一口,就感觉味道不对,饺子皮儿是半生不熟的,馅也不熟,心中暗想,饺子没有煮熟就拿来了,是厨子太心急,没有做熟,还是?不能往不好的方面想,不动声色的默默咽下了这口饺子。这时婆母说话了:“生吗?”啊,唐琬以为小心思被看穿,有些不好意思,轻声答道:“生。”一个生字刚出口,众人就爆发出一阵大笑,陆母笑的尤为开心,“好啊,生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子!不,生好多个,哈哈!真是我的乖媳妇。”这样说着的时候,陆母的脸上像绽开了的菊花。
接着又说:“我的儿,老婆子这就走啦,余下的时光留给你们小两口好好独处吧!”众人哄笑着散去。
唐琬自从来到古代还真没有参观过洞房,这机会,可不能错过。东瞅瞅西望望,啧,这洞房被布置的真是富贵喜庆。窗上挂着红绸帷幔,地上铺着大红的毡子,窗下放着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都披着红锻子的罩子。桌上放着龙凤锡钎,喜烛高插,红烛摇曳,光灿灿的焰苗不时地燃起一道喜花,燃起一室的暧昧,看着看着,不禁感慨万千,回想这几年来的爱恋,可以用几句话来形容了:
相识已怨相逢晚,相知犹恨相识迟;相思苦为相知事,相依方脱相思疾。执手当生望老意,死生契阔谁无惜!
比翼从此添双翅,连理于今有合枝。会声只学琴与瑟,和鸣同作鸳鸯栖。一朝打好同心结,万缕千丝永相系。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