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点了点头,想到此次前去,只怕是救不了郭威和柴荣的家眷,心中说不出的难过。又想到自己或许过两天便要二十一世纪,以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这位结义大哥,眼泪几乎流了出来。哽咽道:“哥哥,若是兄弟救不了你的家眷,还请你多多见谅。”
柴荣一直担心自己的家眷,心中也明白,江成此去凶多吉少,内心的矛盾,深深地折磨着他。饶他是铮铮男儿,也忍不住流下泪水。说道:“兄弟多保重!救不了也是天意!怪你不了。”
史红云自从被江成救后,一颗心时常惦记着江成。虽然她知道江成道法高深,但想到京城守卫森严,江成此去吉凶难料,心中悲切,早已是泪流满面。她看着江成,强作欢笑,道:“江大哥,一路保重!”
江成微微点了点头,一咬牙,跟着陈抟,向军营外黑暗深处走去。
此刻已到半夜,寒露初降,朦胧月下,升起了一片迷雾。黑暗中,显得格外的萧条。江成与陈抟都是修道之人,目力远胜于常人。四五十米内,依然看得清楚。
铮……地一声,黑暗中突然响起了一声乐器声。接着又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众人望去,却是柴荣手持两把钢刀敲打起来。柴荣是一代奇才,雄才大略,却又英年早逝的杰出帝王。他精通文治武功,推崇文人学者,开拓疆土。他在位七年,年年用兵,却没有背上穷兵黩武的恶名。自他之后,后世之君,无人能望其项背。
铮铮铮……虽是两把钢刀,但在柴荣的敲打下,演奏出来的声音悲愤激昂,或抑或扬,交汇出来的声音,似乎是在送人远征,又似乎是在与人诀别。只听柴荣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江成泪眼狂奔,继续迈动沉稳的脚步,向黑暗中走进。在他还小的时候,一眉道长就已经给他讲过《荆轲刺秦》的故事,他当时曾问过师傅“为什么高渐离要唱歌?”,师傅没有回答。或许他当时不明白众人的心情,现在他明白了。
铮铮声音一变,音渐退,羽声又起,化悲痛为愤慨,柴荣的歌声也是慷慨悲凉。史红云泪眼婆娑,几乎要大声哭出来。
一千多年前,易水之滨,荆轲带着无数人的希望,奔赴他死亡的前程。一千多年后,黄河之边,同样,江成带着无数人的希望,奔赴他注定要失败的前程。江成也终于体会到了荆轲当时的心情,肩负重托,生离死别。荆轲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勇敢却被人们传唱了千百年。自己呢?他不禁深深地问自己,这次行动注定要失败,会不会有人记得我?
渐出军营,前程更黑。直到听不到柴荣的歌声,江成才擦干眼泪,继续向西南方向行进。
……
眼见着江成和陈抟消失在黑暗之中,郭威、柴荣等人这才转身回到军营。郭威满脸愧色,对柴荣道:“速召集众位将领,前来议事。”
柴荣得令,出了帐篷,命人吹起召集众将的号角。不过片刻,各班各部将领连续前来。众将给郭威见过礼,分两排站在两旁。
郭威面带惭愧之色,郎声道:“诸位跟随郭威征战四方,为大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然而……”说到这里,他语音变得梗塞,面容变得悲戚。
众将大惊,一齐道:“追随元帅,成就不朽功业,垂名青史,是我等荣幸。元帅今日为何这般模样?”
郭威自怀中掏出那张黄色丝绸,抛与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