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铉峥一路翻山越岭,净捡偏僻道路行走,夜来遇到山野人家就借宿一宿,或者窝在大树上也能凑合,饿了就捕些野味,摘些野果充饥。行进了几天,向山里百姓打听到了,已经到了营州境内,不日就得出山,进入城镇了。为了安全起见,他小心地为自己易了容,那还是鬼医留给他的一张人皮面具,做得十分逼真生动,不知缘由的人是绝对看不出破绽的,只是不通气,戴得时间久了,便闷得难受,要时不时取下透透气,尤其现在四五月的天气,不是万不得以,他还真不想用。
太阳高挂中天,热浪肆虐,走出大山,古铉峥行进了半日才看见远处一大树下有一简陋的茶寮,此时那里已聚集不少人马,有贩夫走卒,乡野村夫,也有不少江湖人士,只是这些人都泾渭分明地各自围坐。古铉峥走上前去,犹豫着自己该坐在哪里合适。还未想好,茶寮的小二却已经笑盈盈地将他引到江湖派那一桌。
本来吵闹喧哗地众人都停了下来盯着他看,这让他心里一阵忐忑,生怕汗水湿了面具,弄出什么破绽来,用手摸了摸脸,没什么异常。古铉峥冲着他们笑了笑,径直坐下,问店家要了一壶凉茶,几个馒头。
话说古铉峥虽然易了容,换了一副皮囊,掩藏了以前那惊天容貌,但人的内在气质是掩饰不了的。他一进入茶寮,众人就被他不凡的气质吸引,好奇地看着他,见他倒是一副温和做派,为人很是坦荡也就收了探究的心思,又各自闲聊去了。
古铉峥细心听着他们的谈话,当论及谢家时,更是屏息细听,只是所获并不多,这些人大多是江湖三教九流之众,消息来源并不丰富,大多也只是道听途说,只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谢默瑶还是不见踪影,这让他不免有些担心,细想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眼下她应该还是安全的。回头多派些人手,以古溪山庄的力量要找个人还不是什么难事。
古铉峥兀自沉思,周围却一阵骚动,大家都纷纷注视远处的官道。他顺势看过去,只见远远地尘土飞扬,有一大队人马飞奔而来。转眼间就经过茶寮,掀起一片尘土,绝尘而去。坐在茶寮了人个个被弄得灰头土脸,面前的茶水漂了一层异物,不能再饮,众人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古铉峥见那些人像是官府人,又听见茶寮老板嘀咕着又要打仗了,就好奇地问道:“店家知道那些都是什么人,这么火急火燎地?”
那店家皮肤黝黑,常年风吹日晒,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沟壑,饱经沧桑,望着已经远去的人马,叹道:“唉!他们是朝廷的军使,这是要到各个州府传调军马呀,只怕前线有战事了。”
“这我倒是知道一点。”茶棚里坐着的一名商人开口接道,“我刚从鏖关回来,那里正在积极备战呢,听说戊国集结百万人马要来攻打我们了,皇上派了国舅爷镇守呢!只是这戊国才灭了大宁,气焰正盛,只怕是一场苦战,可怜了鏖关的百姓们了!”
“哼!任他戊贼再厉害,只要有欧阳将军在,我们还怕了他们不成!想当夏蛮是何等猖狂,还不是被欧阳将军给覆灭了!”一提到战争,这些汉子们就忍不住群雄激愤,他们中不少人是抱着从戎建业的想法的,只是他们不明白,老百姓们需要的不是战争,只要平和安定的生活罢了。
古铉峥紧紧捏着手中的杯子,他想他必须去一趟鏖关了。起身付了茶水钱,不再耽误时间,朝营州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