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琳点点头说:“其实这也是一个办法,原先你们厂一年交多少税收?”
江平说:“98年的时候达到600多万,后来厂子不行了,县里给了优惠政策,也有200多万。”
金琳思索着:对于县里来说,几百万的财政税收不是个小数目,难怪赵德凯不同意了。可就算县里没有钱,一次性买断职工工龄的费用,可以从拍卖厂子的设备或者地皮上出呀。只要有人买下厂子进行生产,并不影响县里的税收。
她有些想不明白,当初赵德凯究竟是怎么想的。她想了一下,说道:“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没有人说话,一个个都低着头。
过了一会儿,江平缓缓地说:“我也说不清楚,只觉得国家发生活费,总不能发一辈子吧!我们等国家发救济,也总不能等一辈子吧!所以,还是要另谋出路。”
金琳满意地看了江平一眼,说:“江平的思路是很好的,与我们县委县政府的思想不谋而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思路,完全可以实施国企改革的办法,把工人思想里的铁饭碗砸掉。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卖厂子,买断工龄后大家自谋出路;第二条是股份制,每个人都可以入股,大家都是股东,把好产品质量关,重新占领市场。这一点,我们已经走在别人的后面了,最起码落后10年呀!”
江平微微一笑:“不瞒金书记说,第二条我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可县里不同意呀!”
金琳暗自一惊,国企改革是国家和政府甩掉包袱的好办法,县里凭什么不同意呢?她见江平欲言又止,似乎还有话要说,却又不好说。
她知道有些话是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便提到:“现在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支持你们的想法,你们先做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出来。”
江平和几个副厂长相视看了一眼,说:“行,我看这个办法行。我们尽快拿出方案。”
从会议室出来,金琳看着那满是灰尘的化验室门口,觉得那门背后,似乎隐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黑幕。
离开南星制药厂,在回县委的路上,金琳接到母亲程春爱的电话,在电话里,程春爱告诉金琳,说市里在讨论源头问题的时候没有结果,要她小心一点。
才过去几个小时,母亲说的话怎么变化这么大?一定是市里又出了什么问题。挂上电话后,金琳陷入了沉思之中。
没多久,手机的铃声又响起来,一看是马超兴打来的。马超兴在电话里说,鑫达公司在接到政府的拍卖公告后,临时负责人郑先生一再要求不要拍卖,并说老板查奇很快就回来的。
在电话里,马超兴笑得很轻松,说终于逼得那个查奇要露面了。
金琳可轻松不起来,觉得问题好像越来越麻烦了。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