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龙之战> 第八十九章 中印第二次战争(四十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九章 中印第二次战争(四十一)(2 / 2)

当然最有效的练兵还是在实战中磨练。从7月中旬开始,我军的特种兵分队率领他们投入了驱逐印度族地主的战斗,缅印边界的那加山脉下,顿时枪声四起。有我军的保驾,克钦族游击队几乎是战无不胜,很快把接近险峻山区的印度族人都赶走了,收复了大批的地区。不过那里的人口密度并不大,印军东北战区并未重视这些事,还以为是我军分散印军兵力的诡计。通过实战,游击队员的进步更快了,而且把我军视若神灵。他们也只是把那些地区建成出击基地,最终目标当然是把印军赶出这块祖居之地。

到了8月中,情况再次突变。东线我军沉重地打击了东北战区的印军主力。我军的参战部队进行了第一次轮换,战线也相对稳定了下来。我军的特种兵团几乎全力以赴地支持阿萨姆游击队武装和克钦族游击队。5天前的凌晨,一支100多人的克钦族游击队在我第1集团军1个特种兵班的支持下,以优势兵力、精良的武器和规范的战术,一下子就突入了那加兰邦的伽兰特村,消灭了村里的印度族地主武装,夺取整个村子。

伽兰特村是个大村,位于那加兰邦首府科希马东北60公里山区的一个谷地中。25年前,印度族人赶走了当地的克钦族人,霸占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后来发展成为有400多人的村子,开垦了山谷中的大片土地。不过村中的大多数土地归二个印度族地主所有,他们各自拥有20多人的私人武装,村子沿着一处山坡修建,并构筑了坚固的寨墙。他们多次击退了克钦族游击队的攻击,有一次还请来阿萨姆步枪队击退大股克钦族游击队的猛攻。可是这次退入堡垒似的二个大院的地主武装支撑了2个小时不到,就几乎被游击队全部歼灭。二个地主做梦也没有想到,游击队装备了突击步枪、枪榴弹和60迫击炮,他们自己总算在狗腿子的掩护下逃到了科希马。

他们通过当议员的亲戚请求邦政府派阿萨姆步枪队去消灭游击队。此时整个阿萨姆地区的各邦纷纷向东北战区告急,指出各地的武装和游击队大肆活动,并且都装备了精良的武器,作战的战术也很有章法,各处的地主武装已经不是他们的对手,甚至派遣的少量的步枪队也大都被歼,那些“土人暴乱者”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成了劲敌。这些游击队武装占领的地区已经越来越逼近各重要的军事基地。伽兰特村的山顶上已经可以俯视科希马郊区的空军基地了。印度中央政府和东北战区都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肯定背后有中国人的支持。

昨天,印度中央政府指令,全面恢复阿萨姆步枪队,立即投入镇压游击队武装的战斗。东北战区决定,保留旅的编制,每个邦一个旅,每旅有5个营,再配置一个陆航大队有12-14架直升机,并加强了各营的机动能力和火力,增加了火力突击车和步兵战车的配置。那加兰邦的称为第3旅,辖有第11、12、13、14、15步枪营,以及一个陆航大队,旅部还有2个分别装备了轻型反装甲导弹和防空导弹的连队。

现在,第11营在营长孟吉迪少校的率领下,正分二路沿崎岖的山间公路向伽兰特村进发。由于前段时间,他们参加了正规军的作战,装备得到了加强,拥有4辆法制“潘哈德”火力突击车,4辆德制的“鼹鼠ii”微型步兵战车,还有6辆改进型的bmp-1步兵战车。炮火主要还是依靠60和82迫击炮。少校对迅速讨平克钦族游击队是很有信心的,地主派了4个手下给他们当向导,还向他们介绍了游击队的情况。少校对游击队拥有先进的武器并不以为然,想当然地认为是中国军队把缴获的印军武器送给他们了扰乱印军的后方,但终究是乌合之众。甚至认为动用全营来对付100多个土人暴乱份子是杀鸡用牛刀了。不过旅长是要求他们暂时以此为基地,还要讨伐附近的游击队呢。

到了中午时分,突然前面传来了连串的猛烈爆炸的巨响。坐在一辆“潘哈德”指挥车内的孟吉迪少校,得到前面a连的报告:5个斥候兵已经拐过了山口看到了村庄,突然连串的地雷在后面的队伍中爆炸,造成了12人伤亡,1辆“鼹鼠”战车被毁。在另一个方向推进的b连也报告遭到地雷袭击,伤亡了13人。此时旅部又来命令,让他们尽快消灭这里的游击队,附近又有2个大村落入了游击队之手。少校命令工兵立即前去探雷、排雷。a连和b连的连长还想绕过雷区,可是山坡和山沟里都有地雷,又死伤了一些人。直到下午1点工兵才标出了安全通道,少校命令饱餐后的部队,立即徒步穿过雷区发起攻击,那些装甲车只好等排除地雷后再通过。

等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沿着白灰标示的曲曲弯弯的通道全部进入山谷,已是14:30了。孟吉迪少校在望远镜中看到,远处山坡上的村寨和田地上没有一个人,寨门都是大开的,山谷中有2个小山包,2座寨门延伸出来的2条山路绕过这2个小山包各自东西地进入山中,他率领的a连和c连在东边的一路,远处的b连在西边。少校可不想夜战,命令a连和b连各以1个排占领小山包,其余2个排快速攻入村寨,c连随后跟进。由于小山包和村子里都没有动静,所以也没有什么炮火准备,只见各有30多个印度兵端着枪向小山包冲击。起先还按战斗队形警戒突进,到了半山腰也不见动静,干脆就一窝蜂地往上跑,离山顶还有20米时,已经是气喘吁吁,突然山顶上枪弹如暴风雨般扫下来,手榴弹则如冰雹般砸下来,还有一批无声迫击炮弹准确地落入了山脚下的3挺重机枪上。狂暴的打击只持续了3分钟就嘎然而止。

伤亡惨重的印军拖着伤兵撤了下来,接着营连的迫击炮弹呼啸着飞向山顶,二个连报上来的伤亡达45人。还没有见到游击队的影子,就伤亡了70个人,怒火中烧的少校,命令加强炮火准备立即再次发起冲击。a连连长提醒他,刚才他观察到敌军的射击中有点射的枪声,敌军迫击炮也极为准确,游击队中肯定有中国的特种兵在协同作战。少校命令攻击部队要加强隐蔽和相互掩护,并加强炮兵的观察以消灭敌军的迫击炮。可是等印度兵冲到浓烟滚滚的山顶,才发现山顶空无一人。小山包的后面有很隐蔽的交通沟通往村子。少校做梦也没有想到游击队竟有如此神妙的战术。不过他觉得游击队肯定人数很少,所以才采取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他命令各留下1个班的兵力控制这二个制高点。立即从2座寨门向村寨发起攻击。

还是a、b二个连各以一个排向村寨冲击,一个排在后面掩护并跟进。印军向村子里开了几炮,也用重机枪向寨墙和寨门内扫射了一下,一看没有任何反应,也就停止了射击。各一个战斗小组战战兢兢地冲入了寨门,只见大街上没有任何动静,发出信号后,全班的人都陆续进入了寨门。此时如同触发了一个信号,一下子整个村子响起了狂烈的枪炮声。那2个班的印军尚未分散,立即遭到四处屋顶上和墙上的射击孔出的子弹的扫射,无一幸免。寨墙上的大批枪榴弹准确地落入了后面印军的队伍中,还有一批迫击炮弹则落入了远处的印军的头顶上,由于是空炸引信,造成了印军重大的伤亡。致命的打击也就持续了5分钟。等印军还击的迫击炮弹落到寨墙和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没有枪炮射向印军了。孟吉迪少校得到的报告,再次死伤78人,整整1个连队失去了战斗力。实际上a、b连都必须重组,才能投入战斗。而路口的工兵又在告急,他们在排雷时,被“诡雷”炸伤了2个人,排雷进度无法加快。少校至此才知问题的严重性,他暂时无法依靠那些装甲车的火力了。时间已是下午4点半了。

他命令集中全营的迫击炮从寨墙上轰开4个缺口,然后以重机枪的火力控制,由c连从2个寨门和4个缺口同时攻入村寨,并立即控制村内的制高点,a、b连的剩余兵力随之跟进一起歼灭村内的游击队。在6门82迫击炮和15门60炮的轰击下,寨墙迅即出现了4个大缺口,c连印军分作6支突击分队,边射击边冲锋,很快进入了村内。奇怪的是他们丝毫也没有受到抵抗。于是全营的作战人员都进入了村子。少校命令把伤兵移入几间屋子内。一个排的印军爬上屋顶,实施警戒,其余印军分2路向地主的大院进发。街上空无一人,他们很快接近了那2座堡垒似的宅院,只见前后大门洞开,这一次他们不敢冒然冲进去了。直到营长到了一座宅院,才下令分成战斗小组分批突入。直到30多人进去了,里面才爆发出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的轰鸣声,枪弹和手榴弹都是从主宅中射出的。突入的印军死伤惨重。孟吉迪少校只好组织工兵从院墙上炸出洞口,印军再分多路突入。不过第二次攻击并没有受到阻击,很快占领了全院。不久才发现主宅内有地下通道通到外面去,不过起先下去的印军士兵遭地雷袭击,连长不让再下去探路了。

此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山区的天色已经转暗了,这时少校才又想起在山口外排雷的工兵怎么还没有来报告,命令与他们取得联系,可是在无线电话中无人对他的呼叫作答。这时村外突然响起了枪炮声,少校立即向村边的寨墙上爬上去。只见二个小山包还在冒着缕缕轻烟,枪炮声已停息。与留在那里的一个班的通讯也断了。少校头上冒出了阵阵冷汗,手上只剩下1个半连的兵力,还要照顾70多个伤兵,根本不敢冲出去营救。装甲车也肯定被游击队夺占或摧毁了。他该如何向旅长交待呢?甚至能否安然返回旅部都是问题。

无奈之下,他向旅部发了急电,请求增援。

利多北部第1集团军军部8月29日19:00

看着参谋们一片忙碌的景象,军长卢国基少将心中十分欣慰。刚才已经部署了围困打援的作战行动,他当然相信手下能完成歼灭阿萨姆步枪队的任务。难道消灭这种准军事部队的行动也要劳动到军长来操心吗?事实上这段时间不光是他们集团军,其他几个东线的集团军的主将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件大事上了。对考拉尔德中将组织的进攻,只要由副手们操心一下防御即可了,中央又严令不得任意突过战线。因此表面上双方的坦克、战机和直升机大战热热闹闹,实际上并无实质性的胜负可言。在中方越来越严密的纵深防御线上考拉尔德想要突破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是在另一条战线就完全不同了,那是没有任何战线限制的。攻占伽兰特村的那支112名克钦族游击队就有第1军的1个班的特种兵与之协同作战。秦仲奎少尉率领的这个班从训练这支队伍开始,又带领他们接连攻下了深山区的4个小村子,总算把他们带出来了。这次奉命攻占伽兰特村,游击队员士气高昂,一鼓作气就歼灭了地主武装,夺取了这个大村。秦少尉知道印度人不会轻易放弃这块有战略意义的村子,动员大部分队员全力以赴地修筑交通壕和地道,布置了雷区,并修筑了隐蔽的观察哨所。又以计谋把阿萨姆步枪队的一个营打得溃不成军,那些游击队的头领简直把他当作神灵了,而且也去除了多年了形成的惧怕阿萨姆步枪队的心理。

卢军长当然想得更远了,他清楚地记得王刚给他们东线的几个集团军交待任务时的话:“东线的战线我们当然要守住,我也相信你们能守住,不过受到国际条件的限制,我们也不能再向前推进了。因此,你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支持阿萨姆地区的各派游击队的活动。以前印度人不但占领了我们大片的领土,而且策动西藏叛匪的武装叛乱,失败后还一直在搞‘西立’活动,就是要牵制我们。我们现在反过来要全力支持阿萨姆的游击队打击印度人,搞乱他们。那是不受地域限制的,搞好了我们可以在阿萨姆地区的南部山区赶走印度人,建立起隐蔽的空军基地直接威胁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的印度海军。在战术上要注意,一定要设法彻底消灭阿萨姆步枪队这支准军事部队,因为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和游击队的战术,是游击队最凶恶的敌人。那些装备了战机、坦克和重炮的正规军反而从心理上和战术上都不适应反游击战。”

战场上的实践证明了中央的战略部署十分有效,在印军尚未清醒过来的时候,东线我军已经扶持阿萨姆游击队和克钦族游击队,使他们完成了装备和编制的更新,以及战术的初步训练。并通过在最适合打游击战的深山区开展成功的游击活动,打击了地主武装,更重要的是使游击队得到了实战的考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次军部接到伽兰特村发来的报告,知道拖住了1个营的步枪队,邦政府肯定会派援军。军参谋部立即制订作战方案,派遣了一个最具实力的特种兵连去增援,派遣4架歼-17隐形战机在那里巡逻,伏击印军可能出动的直升机,并派陆航兵团三营待机,在电子沙盘上预定了几个围歼增援印军的伏击地点。

阿萨姆步枪队的第3旅果然中计,他们当晚派遣了4架米-24改进型去伽兰特村向第11营运送补给物资,并将伤员运回来。它们刚到村子附近就被上空的4架歼-20飞扑而下打得空中爆炸,印军甚至不知是什么武器把它们击落的,还以为是游击队配置的防空导弹干的呢。第3旅立即命令附近的第14营去增援,为了对付游击队的地雷,他们还配备了扫雷火箭弹。

第2天一早,第14营的500多名官兵,在旅陆航大队4架米-24改和4架米-17i的支持下,并且战区还答应必要时派战机提供空中火力支持。当这支队伍进入山区后,我军的武装直升机群和8架歼-20突然从西部的深山中钻了出来,以雷霆般的打击一举击落了这8架印军直升机。当印军的战斗机群扑过来时,我军的强大机群予以迎头痛击,地面上有战线的限制,在空中可没有什么线来限制双方的搏杀。地面上打得更精彩,确定一个营的步枪队是从一个方向推进的路线后,我陆航兵团三营立即被分别机降在他们四周的山头上,将他们围了起来。山头上的迫击炮和超轻型榴弹炮以猛烈的炮火打击山路上的印军,武装直升机发射的反装甲导弹准确地命中了步枪队的十几辆装甲车,我军陆航兵团的战士立即发起猛烈冲击。那些准军事部队哪里是我军精锐部队的对手呢,经过3个小时的战斗,阿萨姆步枪队14营基本上被全歼,只有极少数人溜走。

再说,伽兰特村中的11营的残余部队,得到增援部队已经过来的信息,孟吉迪少校命令c连组织2个排的兵力去夺回村外的2个小山包。在营连的迫击炮的全力轰击下,山顶上浓烟滚滚,可是等印军交替掩护快冲到山顶时,又被倾泻而下的子弹、枪榴弹和手榴弹打得死伤狼藉,只得飞快地逃下山去。可是,村子里也爆发了猛烈的战斗。原来我军的特种兵和克钦族游击队已经从隐蔽的通道突进了村寨,这支近300人的联军,装备和气势都压倒了留在村中的不到1个连的步枪队。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就全歼了这个营的步枪队,重新夺回了伽兰特村。战斗结束,我军的特种兵和陆航兵团迅即撤离了战区,搭载直升机返回我军的战区。秦少尉还是留下来帮助游击队,再次投入建设战斗村的艰苦作业,他们都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

在我军的全力支持下,阿萨姆地区的各支游击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阿萨姆步枪队却逐营地被歼灭。我军的战术就是抓住机会就集中优势兵力,并以空军和武装直升机群的强大火力,把阿萨姆步枪队成建制地歼灭。

到10月份后,南部米佐拉姆邦的钦族游击队也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由于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缅甸方向来的支持,而印军的补给路线却长得多,所以他们的发展很快。至此整个阿萨姆地区的游击队武装斗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这也成了印度政府不得不签订就地停火协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