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龙之战> 第六十章 中印第二次战争(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章 中印第二次战争(十二)(1 / 2)

西山战略指挥中心6月6日19:00

先由组长米定冠上校介绍了背景情况:我军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与英国谈判引进“鹞”式垂直起降飞机,一度已接近成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合同未能签订。至今谈判和接触已有三十多年。后来英国航宇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研制的av-8b(绰号“海鹞”ii),现在av-8c(绰号“海鹞”后麦道被波音公司吞并了)已经服役。性能比av-8b(“海鹞”ii)又有了提高:它的核心-推力转向式涡轮发动机的推力提高到10500公斤;最大垂直起飞重量提高到9050公斤;作战半径提高到280-1000公里;如果有365米的起飞滑跑距离,载弹量可达4300公斤,机翼上有7个武器外挂点,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最大平飞速度1200公里/小时(高空),升限15000米。它既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可以在空中悬停,又可以作超音速飞行。对海军有很大意义,所以称它为“海鹞”。可是美国人从中作梗,引进谈判一直没有结果。印度的航空母舰装备了40多架该型战机。

年初以来谈判有所进展,双方协议:我方按英方的要求设计了一套av-8c用的金龙超能电池,借给他们做试验;英方则提供2个培训名额,让我军的飞行员体验“海鹞”的性能。对此美国人也无法阻挠。我海军航空兵的2名尖子飞行员很快地掌握了它的飞行操纵,主要是垂直起降、从悬停到前进,再从前进到悬停。对它的性能很欣赏,认为通过短距滑行起飞可以多带燃料或弹药,在结束战斗或遇到危险时可垂直降落在狭小的地域或中小型舰艇上。

英国人则将比重为6.8的金龙超能电池作为机翼前缘的防颤振的配重,然后取消了发电机和原来的蓄电池,一举减重270公斤,并减少了上千个零件,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制造公司大为振奋。只是美国人还是作梗,无法成交。

我们在长期的谈判中也摸清了不少情况,已经用重金聘请了二名离职的,参与发动机和垂直起降控制设备设计的工程师来华工作。印巴战争爆发后,巴基斯坦的情报人员居然搞到了储存了“海鹞iii”发动机全套制造图纸的磁盘片,巴方向我们提供了一份复制件,要价自然不低。

现在又有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据中巴双方的情报人员的报告,美国人透过英国向印度以贷款方式提供了60架av-8c战机,印度军方把一部分飞过“海鹞”的海军飞行员划给空军。飞机和人员都已到了印度东北地区最南端的隆莱市附近的二个相距不远的基地,正在附近的山区进行适应性飞行,还有4名英国教官和一批空军人员也参与了培训。卫星和无人驾驶侦察机的照片显示约有一个加强团的警卫部队在警卫,基地离中印边界有近600公里的距离,看来印度人小心多了。

作为行动计划的准备工作,我们已经有60名飞行员经过2位飞过av-8c的飞行员的介绍和模拟演示,以及观看资料片,基本掌握了以常规的跑道起降方式把它飞回来的技术。

行动计划的要点是:首先把这批飞行员秘密地运往基地的附近隐蔽起来。由特种兵部队短时间内制服警卫部队。然后把飞行员送到飞机旁,让他们驾机起飞。飞机一旦起飞升空,除了用高炮目视瞄准射击外,导弹和雷达-高炮组合系统都不能攻击它们,因为它们装有印军的敌我识别器。特种兵部队还要能安全撤回。难点是,这批飞行员是价值连城的飞行尖子,这次又是迄今为止距离最远的奔袭。

王刚对着郝志刚说道:“我们出钱,美国人也不让英国人卖给我们,而印度人不化钱就得了一大批。那么只好请印度人再当一回’运输大队长’了。郝志刚,就看你的啦。”

郝志刚指着刚才翻看的一大堆航摄和卫星照片说道:“我现在是有点‘‘怕‘‘了。我们的几次突袭都成功了,印度人肯定会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再要取得成功是极不容易的。这次我们的担子是太重了,这62位可是空军的尖子啊,绝对不能有闪失的。让我们一起仔细策划一下吧。”

王刚同意这个意见:“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作冒险。宁可化钱去买。飞行员可是我们的宝贝。”

总参电子战部的专家把前指和各部队的电子战团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有关这个基地的情报相当丰富。经过一天的仔细研究,印军的布置也有漏洞,这个基地是临时由陆军的警卫部队、海军的航空兵和空军人员共同组合起来,衔接上肯定有空子可钻;正因为基地远离前线,警卫部队的警觉性就不会很高。针对这些特点,终于制订了一个周全的实施方案。

隆莱市东郊的空军基地6月8日凌晨当地时间2:0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