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大黑伞——青帮
青派建于洪帮之后,却后来居上,发展成旧社会最大的帮会组织。青帮也叫“家理”,入青帮也叫“在家理”。“家理”中有一句话:“有理(指家理的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即是说,青帮是社会上、江湖中以及各阶层和各行业中的“通行证”。
青派的创建者是清朝雍正初年的翁岩、钱坚和潘清等3人,他们都是江浙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利用整顿漕运的机会,联络了旧有粮帮和天地会,统一了粮帮组织,并被推为首领,组成了“安清道友会”,或称“清帮”“清门”。他们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组织迅速扩大。
洪门成员之间是兄弟相称,而青帮成员之间则是师徒关系,有一套“论资排辈”制度,以便层层控制,秘密活动。青帮的帮规比洪帮更加完备,也更复杂。计有十大帮规、十禁、十戒、孝祖规、学法礼带、暗语暗号等。帮规及其祖爷,家理的底细,都写在入帮的小册子中,称为“海底”。
清朝灭亡后,青帮迅速超过洪帮,成为遍布全国各地江湖码头的黑社会组织,势力很大。解放前的大上海,无论是权倾一时的市长还是有靠山的局长厅长等人,上任之前一定要先拜青帮老头子。你胆敢不拜,用不了多久,少则一个星期,多则几个月,就会被赶出上海滩。那些达官贵人,军阀显要,见了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都要矮三分。蒋介石再有势力,到了上海后还必须拜黄金荣为师,当了“委员长”还照例去上海给黄金荣拜寿,足见青帮势力之大。
新中国成立后,青帮组织逐渐烟消云散。
小资料
黑手党及其教父“黑手党”一词最早出现于1862年朱塞佩·黑佐托创作的喜剧《神父住地的黑手党》。该剧用意大利巴勒莫方言展示巴勒莫监狱的情景,描写狱中罪犯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入一个有一定章程,有他们自己行为准则的组织严密的秘密团体。从此,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就受到其它犯人的尊重,在监狱中的地位就高人一等。这是黑手党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
黑手党永远不自称为黑手党,在意大利叫“马菲亚”、“人民的事业”、“荣誉社团”等;在美国有的黑手党组织叫“辛迪里”;在日本,有的则称为“全港振”等等,意大利早期的黑手党头目被称为“二教主”、“老板”等。现在,全世界的黑社会头目都有一个通用的名称——“教父”。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