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陈乾吊孝(1 / 1)

房间里只剩下陈乾一个人坐在床上了。陈乾回想起自己刚刚醒来后的所说的,是有一点唐突了,特别是最后对蔡谷说的。那是更加的不应当。历史是写在那里。改变不了的。自己为蔡琰的一家命运觉急。这不是替古人担扰么?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事。怎么可能改变得了。如果让外人知道了,会笑掉大牙的。刚刚肯定是梦境。中的事。自己饿得出了幻觉了。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想到这陈乾不禁笑了,于是下了床来,原来自己是合衣睡在床上,于是伸了伸懒腰。发觉自己吃了送来的粥后,精神恢复了,但肚子却更饿了,于是胜步走了出房间,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好一处古色古香的一处古代建筑园林。景色美不胜收。这可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一个仿汉代的建筑,陈乾一时高兴,急忙回房间。拿出放在工具包里的数码相机出来。开始拍摄起来。不知不觉来到了前庭。一个镜头让他呆住了。镜头里是一个灵堂,几个道士正在做法事。先前看到的那两个女孩正跪在哪里,那个中年人呆站在一边。那灵堂的正中央正摆着一个灵柩。灵牌上竟然写着:汉中郎将高阳乡侯蔡公讳邕之灵位。不远处几个人正在摇着灵幡,呼喊着: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陈乾现在终于明白,原来自己先前的一切并不是什么幻觉,一切都是真实的,自己现在的的确确是来到了东汉末,而且还是东汉最乱的时候192年。中华大地上,没有一处没有战火。而且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将降临在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这个东汉著名的世家大族蔡氏世家将不复存在了。而蔡琰也将过着她在悲愤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的日子。……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这种“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的日子是对于一个才女,一个原来过着衣食无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府千金来说是多么凄凉的生活。想到这,陈乾心中的恶寒油然而生。而自己的命运是“肝脾为烂腐,尸骸相撑拒”。头颅将挂在那胡羌的马头上。这所美仑美奂的建筑将成为“……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作为一个知道历史,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现代人,陈乾每每读到这首诗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现在自己竟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个时期,这个地方。一种求生的本能让他觉得自己得马上带领这个家族主开这里。蔡邕的惨死,让他们已经非常的悲伤,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更大的悲伤将要接踪而至。自己如何才能让他们知道,并愿意和自己一起离开这里呢?离开这里后又要去哪里呢?192年。正如蔡谷所说的那样。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战火。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你起来了?到这么来准备拜祭我从兄”站在一边的蔡谷看到陈乾呆在哪里,打招呼说道

陈乾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于是收起相机,按照古礼。在司祭的指引下,洗了洗手,整了整头发和衣服,弹了一下身上的灰尘。上了三枝清香。敬了三次酒,最后跪拜于灵位。开始诵颂起来:“呜呼蔡公,不幸损毁!天来横祸,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公若有灵,享我尝!赞我蔡公: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季长戚氏,才通情侈。苑囿典文,流悦音伎。公实慕静,心精辞绮。斥言金商,南徂北徒,籍梁怀董,名浇身毁。呜呼蔡公,公之归去,汉室之事,谁与正之!叹公意气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极之运,有生所共深悲也。当公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幸全人哉!及解刑衣,窜欧越,潜舟江壑,不知其远,捷步深林,尚苦不密,但愿北首旧丘,归骸先垄,又可得乎?董卓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匡导既申,狂屡革,资《同人》之先号,得北叟之后福。屡其庆者,夫岂无怀?君子断刑,尚或为之不举,况国宪仓卒,虑不先图,矜情变容,而罚同邪党?执政乃追怨子长谤书流后,放此为戮,未或闻之典刑。呜呼痛哉!伏惟尚飨。后生晚学颍川人陈乾拜祭汉中郎将高阳乡侯蔡公邕,望公能知我心!”诵完之后,陈乾想起蔡邕和蔡琰,特别是蔡琰以后的遭遇,也不禁为他们流下眼泪。而此时灵堂上人听到陈乾诵颂的这篇后汉书上对蔡邕的赞语后,全都哭了起来。司祭很久之后,再说礼毕,陈乾站了起来,走到灵柩边。扶起跪在那里的蔡琰姐妹,看到蔡琰双眼绯红。心中难受。哽咽地说道“蔡小姐,节哀顺变。好久之后,蔡琰收住哭声道:“让公子见笑了。谢谢公子能够给我父亲一个公正的评价……”说完拉着蔡璞,去了偏房休息。蔡琰之所以要谢谢陈乾给他父亲一个公正的评价。肯定是她听到了许多关于他父亲不好的议论,对于蔡邕之死,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就是到现在还有人说蔡邕的品行不行,后代还有一个《瑟琶记》的剧本对蔡邕实行了抹黑之能事,其实陈乾学习历史的。知道蔡邕之死其实与王允的忌恨有关。《后汉书》:董卓被之后,蔡邕在刚掌握了汉室权杖的王允面前谈论董卓之时,有欢喜而有惋惜之意。这激怒了王允,于是收蔡邕下狱,并交付廷尉治罪。其实,这恐怕只是王允的一个借口,王允借此网络罪名,蓄意要置蔡邕于死地。王允和蔡邕两人之间,虽然原来是朋友,但他与蔡邕有瑜亮情节。两人都是大儒,但在文学上,蔡邕可比他有名多了……,人都死了,还有人还在说父亲的不好,这点作为后人的蔡琰心情报肯定难受,现在陈乾的评价,多少让她心理上有所欣慰。陈乾无语地从灵堂上走了出来,原来呆站在灵堂外的蔡谷叫住了陈乾“陈公子,老夫有事请教公子,请公子去我书房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