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九霄-第八十七章 罗幕(上)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武侠修真>重上九霄> 第八十七章 罗幕(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罗幕(上)(1 / 2)

这顿饭吃的秦宸仿佛老了十年。不仅要忍受黄瀚嘲讽的笑容,还要应付秦萱层出不穷的要求。

想要国栋倒也罢了,毕竟国栋也出过风头。可是秦萱一个劲的纠缠着,想让赵家小五跟着他去严家又算是那门的道理?那厮除了吃还会做什么!只是在众人面前,他不好变脸。哼哼哈哈的应付几句,很不厚道的把事情推到了严氏的身上。

食不甘味的吃完一顿饭,严徇、黄瀚便找了借口告辞。秦敏心中有事,也不挽留他们,只是吩咐秦宝送客。

秦宸明白后头有好果子在等着自己,也不多事,安安分分的坐着等待发落。果不其然,秦萱一被人带走。柳姨娘就号哭着冲了进来,冲着秦敏哭诉。说是秦宸指使小厮们调戏她,寻死觅活的只求秦敏做主。

秦宸的嘴角抽搐了几下。按说这位大姐是被国隆他们用扫把架出去的。要说调戏,也是扫把调戏的,怎么就赖上人了呢?不过机会难得,总是要利用一把的。看刚才的样子,秦敏虽然没有结党的意思,黄町、严韬却不会放过他。此时不走更待何时,真要等到尹由之和这几位大老联合起来挤兑自己,到时候连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

秦敏却不在乎秦宸的心思,只是阖着眼睛,仿佛在顾虑什么。柳姨娘嚎了一阵觉得秦敏的反应不大对头,声音就慢慢的低了下来。

直到秦宝送完客回来复命,秦敏才睁开眼睛,示意秦宝坐下。又为难的对柳姨娘说道:“这事说起来也没个完。虽说那几个小子胡闹的很,可是你未经主母许可,未等通传就私自进了竹吟堂。那里说起来算是内院,平日里却总有成年男仆进出。你一个年轻女子,冒冒然跑进去算什么道理?”

秦敏说着看了看,哭得梨花带雨,一脸委屈惊惧的柳月香,怜惜的说道:“你是自在惯了的,我知道这几日让你学规矩实在是委屈你了。如果你真的适应不了这家里的生活,外边的宅子还在。。。”

秦宸咧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就算做个姨娘好歹也算有了名分。再搬回外边的宅子,那算什么?未婚还是私门?说不定日后柳姨娘连自己的骨肉都不可能再见到。可笑这老爹说的温柔无限,却不知道他在惜香怜玉还是辣手摧花。

柳月香虽然懵懂,可也知道再折腾下去没个下梢。慌乱的抹了把脸,强笑着镇定心神,带着委屈,娇媚柔弱的说道:“是了,爷,我的好爷。都是奴儿年轻不懂事。以后再也不敢了,奴儿好好的和姑姑们学规矩就是。”

秦宸没什么见识,听人自称个奴婢就有些塞牙。柳姨娘“奴儿”、“奴儿”的叫着,差点把他肚子里的饭菜努出来。看看对面的秦宝,说起来他镇天的跟着几个表哥也算是见识过了,可这会也是露出了一脸的惨痛。

秦敏没想到两个儿子会在一边捣鬼,只是挥手让柳月香退了下去。又怔了半天才对秦宝道:“虽然严家、黄家和咱们沾亲,只是你还是远着他们些。”

见秦宝一脸的不解,秦敏冷笑了一声,问道:“刚才黄瀚可是在招揽你?说是等他回来,要带着你到处见识见识?”

其实黄瀚说的是哥俩要好好聚聚,不过秦宝不敢抹秦敏的面子,便小心的点点头。

秦敏上下打量了秦宝一番,问道:“你不觉得奇怪么?黄瀚那人最是心高气傲。你表哥和他是同年,都被他取笑过。就连太子。。。你又有何德何能,能让他青眼相看?”

秦宝似有所悟,脸上随即露出了茫然的神情。

秦敏把他的失落看在眼里,却还是淡淡的说道:“以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你没事在家多读书,不然跟着料理些家事也好。黄瀚到罢了,他要到南边他父亲那里当差,想来没时间再惦记你。只是别人却不是好相与的。就算是你那几个表哥,能远些就远些!”

秦宝一脸的不忿,秦敏明白他没把自己的话听到耳朵里去。便淡淡的问道:“你可知道为什么你三舅母的年纪比你三舅小了十几岁?你可听人说起过十年前的冯刘之乱?”

秦宝、秦宸不明白秦敏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提起这些,都是一脸的懵懂。

秦敏却还是一脸的平淡,仿佛在跟两个儿子评点几千年前的事情。轻描淡写的说道:“黄町来信,想让我挑头变法。他想改革税制,想废除丁税和田税,直接按个人或家族的财产和岁入收取赋税。一样是凡十抽一。。。他还想匀徭役,想着十八以上,六十以下的男丁,不管是士农工商,都要一样的缴纳赋税,一样的服杂役、兵役。。。”

秦宝虽然不管事,可也明白这里面的风险。不等秦宸把话说完,便跳起来叫道:“不可以,黄町这是想把父亲放在火上烤!”

秦敏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赞许的点点头,不紧不慢的说道:“我回绝了他。就怕他们不死心,所以让你离黄瀚远些。”

秦敏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说起新政,十年前先皇后也大力的推动过。她不光是废除了三省,以内阁代之。还想均田地,平赋税,甚至想用法家的那套替代儒家治理天下。先皇后曾经公开说过‘以法制人,以儒明心。’。。。”

秦宸虽然隐约的听过‘冯刘之乱’,却不明白其中的梗概。这会秦敏只说了三两句,他便明白了前因后果。他虽然不读书,可也知道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事情。那些士子靠着儒学得到了功名富贵,又怎么可能再让别的学说在占了上风呢?以儒明心,以法制人。不能制人,心里边再明白又有个屁用!难道再回去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日子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