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水阔知何处-第十四章 天原 (2)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天原 (2)(1 / 2)

太宗明正五年,也是这样干燥寒冷的冬日,刘裕从江南任上奉旨回京,时逢皇城内刚举行过亲王大臣加封大典,中年发福的太宗皇帝慵懒地靠在暖阁里,他一见到刘裕,便开口笑道:“刘爱卿一路风尘仆仆,多有苦劳.”此时宰相谢仲明身旁站着一位身着朝服装束的文雅少年.太宗于是抬起手来指着眼前的年轻人,不无得意地对刘裕说道,“还记得么,这是朕的侄儿信王,当年刘爱卿的状元宴上,不过是个小娃娃而已,如今也长成个英武少年郎了.他虽然年轻,但早已贤名远扬,朕前日便允了诸位大臣的奏请,给他的封号上加封了一个德字……刘爱卿此番回京任职,日后还要多与谢爱卿他们共同用心国事才好……”

三年后,信德王迎娶了礼部尚书之女苏氏为正妃,而谢相与大学士薛珙之间的政见不合也越发明显,身为薛珙门生的刘裕升为户部侍郎,整日小心翼翼地在上司和老师之间周旋应付.明正十年,太宗驾崩,熙宗即位,改元普泰,此时大学士薛珙在朝政上已经落了下风,一气之下告老辞官,闭门不出,于是熙宗朝初期的国事便以谢相为主导.转眼已是普泰二年,信德王妃苏氏病故,又过三年之后,权倾三朝的谢相突然告老辞职,薛珙立即向熙宗举荐了门生刘裕,从此刘相便接掌朝政至今.自谢相退出朝局角逐,熙宗的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到了普泰九年已是重病卧床不起,自知时日无多的熙宗只得传诏堂弟信德王,暗地里命他保护小太子即位.崇嘉元年,信德王随即以皇叔之尊、顾命四大臣之首,开始了他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的摄政之路.

于是眼前这场冬至大朝会上,刘相在暗暗回忆往事,大学士周凤正闭目倾听雅乐,大将军宁洪睁着一双虎目,手握酒杯.兵部尚书徐鉴有意无意地用手指在桌上来回画着圈,其他有入殿资格的官僚或抬头看歌舞,或低头自斟自饮.而皇叔信德王则斜身靠在他的坐椅扶手上,若有所思.

与此同时,内殿后宫中的朝见仪式也在有序进行.溪山与诸王妃以及其他宗室命妇一同去太后太妃处请安问候完毕,随即她离开了一众贵妇的行列,独自出了慈庆殿,稍后在宫道上竟不知不觉迷了路,恰好内廷总管赵全富领着一群内侍,正要往奉天殿去传送物品.

赵全富自幼在宫中受训长大,深谙察言观色之道,面前驻足而立的这位谢王妃想必是在错综复杂的宫道上走失了方向.于是他吩咐内侍们先行赶去奉天殿,自己快走几步,上前对溪山行了一礼道:“谢王妃,您是要去何处?””

溪山回过头来,缓缓开口:“清渺宫.”

赵全富应声道:“您且慢行,老仆来为您引路.”

溪山点点头,赵全富执稳手中拂尘,略微走在她前面几步的距离.

不多时,远处传来鼓乐声,这是大朝会告一段落的标志,百官们可以各自散朝归家.接下来还有三日罢朝罢市,垂帘宴饮,不论政不议事,普天同庆冬至.

“宣义宫,延芳殿,缇阳殿……”每走过一处宫阙,溪山都会轻声念出匾额上所题写的宫名,她脸上笑意盈盈,但脱口而出的话语却意味深长,“赵总管,你不觉得熙宗普泰年间,都不是寻常年景么?”

赵全富也呵呵一笑,“不知谢王妃您所指何意……”

溪山扶了扶头上的钗冠,“那十年里,先帝熙宗突然患病,随后冯淑妃病薨,故信德王妃苏氏病故,此外宫内有数十名宫人获罪被赐死或流放……当时已是内宰的赵总管你,就不觉得蹊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