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杀周郎-十七章 军屯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七章 军屯(2 / 2)

徐昂这个老头带着一千多人,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俘虏转化过来的人甚多,也有仰慕他来投奔的好汉,但他的威望高,能驾驭得住,统率能力奇强,从无一场败仗,部下对这个老头视若神明。

帐下有两个部校尉,十个军候,都是他亲自从行伍间提拔上来的,对他这个领军大将个人的忠心度高。其中一个部校尉正是他最早提拔出来的王二虎,这个原本在魏家府当探子的家伙很有一把刷子,是搞偷袭战的能手。又一个新提拔上的部校尉是俘虏过来的,姓范名明,是个打水仗的能手。不拘一格地提拔了范明,无疑给帐下的俘虏很多希望,这也正是徐昂这个老头的精明之处。

魏辽拨给了常贵一块大草地,封了他个部校尉。常贵是新来的,怕人看不起,憋了口气,带着兵就住在草场,让兵们吃也在马上,喝也在马上,拼命搞训练。这也算是魏辽的第一支骑兵,魏辽也尤为重视,拨了不少豆谷给马当粮。

虎骡山,徐昂救出来了四十三个北方家伙,七十多匹马,马中大概有三十匹河曲马。常贵接回自己的人和马后,挑出七匹河区马送给徐昂,报了对他手下兄弟的救命之恩;又挑出四匹马,分别送了四家将。常贵本人是个惜马如命的家伙,一个不爱马的骑兵不会是个好骑兵。

常贵,出生北方幽州,年龄三十四,精通马术和弓箭。当初镇压黄巾起义,各地豪强纷纷招兵自保,也有协同官军出兵主动出击的,常贵就是中原一家豪强的骑兵教官,那家豪强也算是个雄壮的人物,可惜功不成名不就就挂了,失去了钱粮支撑的常贵带着骑兵们东投西靠,又不愿被人吞并,一路躲避黄巾,竟然到了荆州,再南下就到了魏辽这里。

常贵和他的弟兄整整在外面漂泊了两年!成了彻底的“游骑兵”。跟他活下的兵和马,兵是好骑兵,马是耐力马。

由于东汉这个年代还是有鞍无蹬(有不少人认为汉朝已经出现了马蹬,也有认为曹操手里出现了马蹬的,我不敢轻易认同。马鞍的出现是可以从兵马俑确定的。),长枪长刀这种武器需要释放双手,而在快速奔跑的马上释放双手无疑是很危险的,又可能被对方轻轻一磕,身体出现偏移,从而掉下马来。

因此,普通骑兵在近身时候武器主要单手用宽背薄刃的刀或则剑,一手用来拉住马缰,长枪更多是用于投掷。(“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的关二爷无疑是个猛男,从刺死,到斩首,还把首级带了回来,这一切都是极其难的,非“万人敌”不能做到。)

真正的骑兵是由一群经过长期训练,能在马背上作战的士兵组合而成的。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

把步兵拉上马,给他刀和弓,这样的骑兵将领是不合格的。

作者:三国时代,真正厉害的骑兵将领并不多,像夏侯渊,吕布;真正厉害的步兵将领也不多,像高顺,义……说着说着可能像有点贬低三国其他英雄的意味,其实不然,将军中,有智谋型的将军,有万人敌的将军,有善于治军的将军,也有善于搞关系(亲羌)的将军,也有善于临阵决断的将军……作者只是想把几百回合制的那种战斗给细化了

……战争,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游戏,它依赖的东西太多了……一个英雄在某个领域,也必然是孤独的,需要大量人的陪衬……

打仗,依赖更多的应该是粮草,军屯从秦始皇汉武帝手里就有了就多了,三国很多诸侯都有军屯的历史,只是曹操做得更好罢了。在三国后期,由于很多势力的覆灭,和人口的锐减,兵器是不会缺的。说到兵器,诸葛亮发明的元弩实在是一朵奇葩!

作者:写北方的三国在于把曹操写好,而南方的三国不写周郎实在是个遗憾!要写周郎,总得把江南的环境写好吧,不然让主角摸黑把周郎做掉?这是时候的南方是很乱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