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说:“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列车驶出了黑土地,一股脑扎入了华北,跨过了一道道的桥梁,穿过一条条的隧道,向着朔北驶进。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已经黑了,车厢里的人垫吧了些东西便睡了。杨美涵坐在座位上,久久地睡不着。她觉得这座位太硬,根本不适合人睡觉,空间也狭小,四周都是人,让人看着自己的睡相也是不雅。
前几天,杨美涵收到朋友的短信,短信是这样的:朔北人傻,钱多,速来。这条短信的字数不多,却让杨美涵看到了希望。尤其是自己刚刚下岗,更准确地说杨美涵是刚上了岗,进了一家纺织厂,不久纺织厂倒闭了,自己也跟着下岗了,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车厢寂静无声,唯有车轮咔咔喳喳无休止地叫唤着,中间,偶尔能听到有的乘客发出响亮的鼾声。
杨美涵今年二十岁,去年刚从一所中专毕业,进了一家纺织厂,今年失业。这前面是提到过的,也没什么必要细说的。她身材高挑,很有一番风韵。乌黑的秀发,长时间已有些油腻,在那天生动人的眉毛下,一双大而亮的眼睛,陪衬着她鹅蛋一样的脸盘,看得出,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现在,眼睛里像藏着许多苦涩的东西。
朔北的冬天是寒冷的,但对于在更加寒冷地方长大的杨美涵是较为暖和的。出了车站,杨美涵的周围一下涌过来许多出租车司机,他们都在说一句话:“去什么地方?”杨美涵微笑着从这些人的包围圈里逃出来,出来后还拍拍自己的胸脯,小声地对自己说:“哇,真像羊,被一群狼围着。”
远远的地方,有人高声喊道:“美涵。”
杨美涵循着声音望过去,看见了一身红色皮衣的李巧玲。李巧玲是杨美涵的初中同学,这次也是她给发的短信。李巧玲高兴地跑过去,接过杨美涵手里的一个包袱,另一只挽住杨美涵的手臂,说:“美涵,你可来了。这里人都是傻帽,特好骗,钱还多,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成个富婆的。”
杨美涵不知道李巧玲做什么,也没有问过她做什么。但是看见李巧玲的打扮,着装,能看得出李巧玲确实是挣了钱的,而且不少。
李巧玲领着杨美涵来到自己的车前面,她拍拍车盖,说道:“刚买的,奥迪,花了六十来万。”
杨美涵听了也不禁地咂舌,这怎么可能?李巧玲也就来朔北不到两年的时间,居然有了车,而且是一辆好车。难道朔北真的遍地是黄金?谁都可以采采吗?看看四周,她是不能相信的。这里连自己所在的城市都不如,怎么可能是个遍地黄金的地方呢?想到这里,杨美涵也不由想到,难道李巧玲在做什么犯法的事情吗?如果真是这样,自己不仅不能做,还得把李巧玲也拉回来,不要再在这条歧路上走下去。
两个人进了车里,李巧玲开了暖气,放了音乐,热流和乐潮充斥了车厢里的所有空间。杨美涵摆弄着车内的挂饰,挂饰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小熊。
李巧玲在会去的路上,问过杨美涵:“美涵,你走的时候,告诉过你父母了吗?”
杨美涵正四处地张望着朔北,看看朔北是否能给自己一个惊人的差异呢,她的表情显然给了答案,失望。听到李巧玲的问话,才回过头来,说道:“出来的时候说了,不过他们不希望我跑这么远,还是想让我留在他们身边。以后他们也好照顾我,等他们老了,我也好照顾他们。”
李巧玲对这种话显然是不认同的,反驳了杨美涵的话:“照顾,这纯粹是放屁。你以后没钱,怎么能够照顾他们?指望找个好老公来照顾他们,不是不可能,但得看人家脸色,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挣了钱以后再回去照顾自己的父母,也不用受男人的脸色。”
杨美涵想想:巧玲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可自己的父母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啊。她说道:“巧玲,我觉得还是在父母身边好些。要是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也能有个人照顾你,而且父母也上了年纪,他们也会经常得病,你离得远怎么能够照顾的上呢?我觉得还是离得近些好。”杨美涵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现在回生出这样的说法,来前,自己可是信誓旦旦地对父母说,我要挣了钱以后才会回来,那时,咱也风光。可看了朔北几眼后,他突然觉得回去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巧玲也是个聪明的女孩,从杨美涵的眼神里也能察觉到,杨美涵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显然有了怀疑,她说道:“美涵,我知道你为什么要说回去能够照顾父母了?”
杨美涵也来了精神:“为什么?”
此时,她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字街口,正好碰上了红灯。车子停了下来,李巧玲说道:“美涵,当初我来的时候也不相信这里人有钱,但呆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这里的人真的有钱,只是平时他们也不显摆。不过,他们的城市建设确实是不怎么样的。这几年,已经是好了许多的,我来的那年连这也不如,就这一年,朔北变化已经很大了。明年,你会发现变化更大。”
杨美涵也不说,只是望着红灯,红灯的光芒照进了自己的眼里,眼里或许已经泛出了红光,红光下面也许有金光,金光可能是自己的,但也有可能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