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杨排风有个约会-四十二 交接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二 交接(1 / 2)

幽州,今日的北京一带,由于后晋的石敬瑭联合契丹灭后唐的时候作出的承诺,在公元938年将燕云十六州悉数割给了契丹。契丹正是辽的前身,在赵氏兄弟统一中原之后,宋辽之间自然因为这十六州的归属产生了分歧,自此便开始了宋辽之间漫长的征战史!

这些我在现代学习历史的时候那是早就熟悉的了,但当我真正踏进这座靠近幽州的边塞中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书本中字里行间的意思,数年的连续征战使得这座古城真可谓是满目的创痍。古城外的农田早已经荒废了,田陌间满生着杂草;通向古城的道路两旁的树木早已经被经年的炮火烧的尽了,偶尔有几棵幸存的也是枝叶凋零。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万物勃发之际,而这座古城似乎早已经被季节所遗忘了,永久的存在于一个死气沉沉的空间中,放眼望去只觉得满目的灰暗。

我们进城之时由于马上尚有那位战死的亲兵的尸体,因此被守门的军卒细细地盘查了一番。幸好身上带有兵部的书信,才免了那些纠缠。向守门的军卒问明了帅帐所在,我们几人便直奔帅帐而去。

这城里的景象也好不到哪里去,只在街市上零星的散步着几家店铺。不要说和汴梁都城相比,便是和我们路过的那些市镇相比也显得萧条。我和七郎见惯了汴梁城内的繁华,自然是对这一切极为的不适应。那名亲兵要比我们好上一些,大在这通往帅帐的路上也是唏嘘不已,说是才几月未见此城更加显得破败了,想是这几月中又不知经历了大大小小多少此的攻防战役。

这古城面积不是很大,街市上也没有多少人口。因此我们三人纵马狂奔了一阵,便来到那守门军卒所说的帅帐所在,说是帅帐其实便是过去的衙门所在。因为战火不断的原因,这里早已没有文官驻守了。统军的主帅便身兼了文武两职,一切的生杀大权便全落在了一人之手。我们在门前下了马,那名亲兵便上前将手中兵部的文件交与了守门的军卒。由于我们在前路上遭遇了一场劫杀,因此看起来很是狼狈。那军卒想是以前从未见过如此模样上任的官员人等,因此面上也全是疑惑的神情。他偷眼看了我们几次,又细细地查看了兵部文件上的火印,这才进到府内替我们通传。

工夫不大那军卒便从府内转回,说是指挥史大人有请。我们三人便跟随那军卒行进了官衙,直奔正堂而去。这衙门占地不大,进到了门内转过影壁墙便可将这出院落看的是一清二楚。东西两侧各有三四间厢房,想是那里便是主帅的住所了。正堂的面积稍大,屋门此时正是大开,看来便是指挥史日常办公的所在了。我刚步入正堂,便听得一个极为豪迈的声音从后堂传出:“李大人,你这真是让兄弟等的好苦啊!”

我寻声望去,只见从后堂走出一人。只见此人身着朱红色官衣,头戴一顶折翅的乌纱,两扇纱翅折在乌纱帽后。此人满面的虬髯也看不出有多大的年岁,身材生的是极其的粗壮,那身官衣穿在他的身上怎么看都显得别扭之极。七郎见他这副模样,便想发笑。我忙用手一戳七郎,又向他皱了皱眉,示意他不可失礼。七郎被我一戳,这才没有笑出声来。

我向那人一抱拳道:“下官李广前来述职!”七郎见我向那人见礼,也是双手抱拳向那人拱了拱手。

那人见我向他施礼,忙抢了几步来到我的近前,用他那双大手将我的双手握住,对我笑道:“李大人,什么上官下官的啊!你这么说这不是要兄弟的难堪吗!”

我忙道:“哪里哪里,下官不敢下官不敢……”其实我心里也是奇怪,我是一个外放的官员,并且在此地只任一个小小的游击而已为何这指挥史对我如此的客气啊?实在是想不明白。

那指挥史见我旁边立着的七郎生的好生威猛,不由得赞叹了一声:“嗬!这家伙,好大的个子啊!真是……真是和铁塔一般啊!”又见他不似我手下的听用的下人,忙向我打听道:“李大人,这位小兄弟不知和您如何称呼啊?”

七郎在汴梁城内达官贵人见得惯了,对这指挥史一类的官员也不是十分的感冒,再加上他生性就憨直,根本就不会去想什么利害关系。因此也没等我说话便随口道:“好极好极,咱们倒是绝配。一个铁塔一个瓮缸!”说罢未等别人反应过来,自己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