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我们都有些茫然的时候,佘太君却开口道:“李公子,老身有一事不明,这时也说不出个所以。李公子可否再练一套拳法也叫老身看个明白!”
我也不知老太君这话里是个什么意思,但也不好拂了她的兴致只好再练了另一套路,但却不是那套“五行通背”。我这一路拳法也有些名堂,虽然看起来不像“五行通背”那样炫目,但若是说到适用还是这套为上。我练的这趟拳法就比较接近今天的散打了,名唤“武当三十六手”。金庸先生曾在《倚天屠龙记》中有过描写:说是张三丰寿诞之日曾有各门各派来兴师问罪,要那张翠山交代谢逊的下落。为防万一,张翠山的师兄弟便打算使用武当中阴狠的绝学“虎爪绝户手”!
金庸先生书中的情节已不可考,但这路功夫还是有的。但并不称为“虎爪绝户手”而作“武当三十六手”。这路拳法最讲究虚实结合指东打西,而且和今天的武警一招制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也是些顺着对方攻击来势而走进而打击对方要害的妙招。虽然看起来身形步伐不是那么出彩,但实战功用却比那“五行通背”又高了一层。
上一路拳法练完这场中的诸人喝彩声不断,而我这路拳法练完,场中诸人却鸦雀无声了。诸人都是会家子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众人虽然不识得我所习的这两套拳法,但其中招式的厉害之处自然是能看的明白。只所以对这后一套拳法表现的如此沉默,想是也都在暗自心惊这路拳法的精妙了。
我才收了拳势,众人还在揣摩其中的招式的时候。那佘老太君却一拍太师椅而起,口中高声地喊了一个“好”字!老太君喊罢一个好字,目光向场中众人一扫,道:“你等可看出李公子这路拳法的精妙?”
众人自是知道我这拳法的厉害,但还都在暗自揣摩,这时让他们说出个所以然来的确也是强人所难。我向佘太君一抱拳道:“太君您老人家过誉了,晚辈所修习的都是些粗浅功夫,实在是难等大雅之堂啊!”
佘太君重又坐回椅中,这才向我微笑道:“不瞒李公子说,老身确在那皇宫之中见你连胜辽国三位勇士。但你所用的无非是蒙古摔跤的技巧,也不能说是上乘。你第一路所练的拳法老身虽然不识得,但看你的手眼身法料想和那山西的“白猿通背”有些类似,虽然不是一个套路但也必是出于同一渊源,虽是精妙但实战中也难说会有多大的用处。但李公子的二一趟拳法却是老身大开了眼界,了不得了不得啊!敢问李公子你二一路拳法可有名称啊?”
我先前听得排风说佘老太君娘家是有名的武学世家,在军中也很有威望。原以为这军中的武学世家不见得就是识得民间各门各派的路数,但老太君一语中的点破我这两路拳法我这才排风所说却是属实。这佘老太君当真是家学深厚啊,若不是这“武当三十六手”是后世的武功,恐怕也是会被她认得。如今她既然发问,自是不能如实将这路拳法的由来说与她听,以免露了我的来历。只能说是学自父亲,都是些家传的武艺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老太君听说我这是家传的武艺,也很是惊讶。不免得又生出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感概来,自然也是对着场中众人嘱咐了两句,叮嘱他们若是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仗着自己会了些枪棒便随意滋事。她又把排风唤到了她的身旁,在排风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看排风的神情似是所说之事与我大大的有关。耳语了一番之后,她便遣散了众人在丫鬟的簇拥之下起身离开。
我和排风自是目送老人家离去之后这才返身行向排风的居所,一路之上我几次向排风问起老太君向她耳语些什么,排风只是不答。她只笑笑说是“到时便知”。
望着她的微笑,我实在不知这里有什么秘密。她们之间的耳语应该是和我有关,但偏偏排风又不说与我听,这可真叫我猜测不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