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装生意和开饭馆不一样。开饭馆的生意再火或再惨淡,跟做服装的相比,也是属于细水长流型的,一时半会儿都撑不死也饿不着。而服装生意恰好相反,要么一把货赚个盆盈钵满,要么,赔得你元气大伤。我们管这一行叫猫一天狗一天。以此来形容服装市场的风云莫测,跌宕起伏。
大平一年四季几乎只卖高雄家的货,即使“底眼”货,也是不离不弃。这时的大平,说起话来就显得理直气壮多了。“怎么样,啥是朋友,危难之时显身手,这才叫朋友。我宁愿白搭床子费用,也要尽快帮你把底眼货抖搂出去。”高雄和小慧微笑着点头,甚至还会扯出一丝近乎讨好的笑意。
这种“底眼”货,有时小卖只挣十块钱,大平也会毫不犹豫地卖。又是帮人到床子里试裤子,又是赔着笑脸,折腾得满头大汗,生怕人家反悔,与他卖红门货时完全判若两人。偶尔碰到个“蒙头人”拿货,大平更是唾沫星子翻飞,一分钱不挣,返多少钱批多少钱。弄得高雄两口子大为感动。高雄说,“咋也不能让你白批,一条裤子给你提五块钱吧。”
兜比脸干净第四章(8)
大平说:“你埋汰我,我大平是见过钱的,这你知道。我不差这俩小钱。你这把货本来就赔钱,我再扒你一层皮,那不成落井下石了嘛。”
高雄大为感动,信誓旦旦地说:“等哥们儿下把货红门,你要多少货给你多少。让你一次把一年的床子钱挣回来。”
大平又来劲了:“高事儿b,这话可是你说的。拉屎不许往回抽。”大平等的就是这句话。
高雄笑笑:“男子汉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平瞥了一眼小慧,不屑地说:“你他妈的这号人也敢提男子汉,别气得我肝疼了。不是我‘方’你,我早替你算过命了,这辈子你还得有求于我。所以,你现在做人别太狂,有你管我叫爷爷的那天。不信?咱俩走着瞧。”说完,大平心满意足,摇头摆尾地回床子上去了。
学生时代,大平和高雄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大平经常逃课,即使去上学,书包里也只装着缺皮少页的课本。上课时,不是看*就是睡大觉。而高雄呢,虽然学习一般,但因为在少年宫学画画,经常帮班里出黑板报,一块儿玩的又都是些要求上进的同学,所以,基本上算是个好学生。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直到后来,高雄搬家,转了学,两人关系才渐渐疏远了。
毕业后,大平进了一家建筑工程队学瓦匠。高雄接母亲的班,去了一个“生产组”——即街道办所属企业上班。
大平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利用午休时间,去联营百货公司买皮鞋。老远看见二楼卖皮鞋的柜台前人山人海。大平好不容易挤进去,营业员问他:“有号儿吗?”大平一脸雾水:“啥号啊?”营业员说:“想买皮鞋得先到窗口去领号,然后到这里交款取鞋。”大平忙不迭地问:“那我该到哪领号?”营业员不耐烦了:“都大中午了,哪还能有号,你得早起,在公司开‘板’前先等着。”
大平很沮丧,挤出来后仍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着脸上的汗水。这时有人握着一张印有当天日期以及带有联营公司印章的小卡片,问大平买不买。大平问“多少钱”,那人说“五块”。一张小卡片竟然是一双皮鞋的四分之一,这让大平很是吃惊。大平是个聪明人,与人三聊两聊就知道了其中的奥秘。
第二天,大平班都没上,早早赶到联营公司门前等着开“板”了。门一开,大平跟着一些年轻人拼命往二楼跑,比赛似的。到了窗口取号处,还是人挤人,好在大平终于领到了一张小卡片。等他买完皮鞋挤出来,见那几个年轻人还在那里推来搡去的,心里纳闷:他们刚才不是先于我领到号了吗?咋还这儿挤呢?该不是“抠皮子”(即偷钱包)的吧?转念一想,不可能呀。那些人双手高扬,光顾着往取号处的小窗口挤,根本顾不上干别的。一会儿,那些人汗流浃背地挤出来了,脸上挂着一脸胜利者的微笑。
这时,联营公司的工作人员过来,开始维持秩序。“按先来后到排队,否则,停止发号。”那些人还是没有去买皮鞋,而是再次站到排列的队伍中,随着人流一点点向前移动。大平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是专门搞“投机倒把”的。于是,大平也兴奋地加入等候的队伍,一小时后,大平又领到一张小卡片。
中午时分,大平把其中一个号以五块钱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大平怕被人怀疑自己是倒号的,紧着解释:“我这号是多出来的,你看,我也是来买皮鞋的。”说着,将手里的皮鞋举到那人面前让人看个清楚。。。。想看书来
兜比脸干净第四章(9)
回家的路上,大平决定从明天起,不去上那个累死人的破班了。一个学徒工,一个月辛辛苦苦,风吹日晒的下来才挣二十一块钱。而在这里倒号,一个月咋地也能挣一百五十块钱。还是以每天仅倒出一个号计算。况且,卖号相当于在大楼里上班,虽然得起早,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舒服啊。再有,倒号不需要本钱,是空手套白狼,多划算。
刚开始,大平还有些担心,那些款式新颖的皮鞋万一脱销了咋整?事实证明,大平的担心也并不无道理。一个月下来,总有那么几天,那些流行的青年式和三接头式皮鞋是脱销的。但这并没有耽误大平挣钱。大平发现,皮鞋脱销了,还有羊毛衫;即使羊毛衫也脱销了,还有毛线、皮帽、高压锅可以倒。总之,联营百货公司有太多时髦的东西可以任由大平从容自如地倒来倒去了。而且,这些紧俏商品全是先发号,后交款提货。这让大平想到了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只是大平得稍加改动,改成“联营公司大有作为”。
大平在他的广阔天地里,一待就是一年。一年下来,大平大概挣了三千多块钱。不过他也花了这么多。按现在的说法,叫收支平衡。那是一九八一年,比国家提倡万元户的时代还早几年呢。
那么,这么多钱是怎么被大平“造”光的呢?除了每天中午,大平要到淮阳楼吃顿三块钱一屉的灌汤包,剩下的钱,都是高雄帮他花掉的。
一天,大平在卖皮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