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常说: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孰不知,明月圆圆照五洲,一样是,有人欢乐有人愁。
这一年是农历癸未年,俗称羊年,中秋节正逢在公历的九月十一日。放眼全世界,正是美国九一一两周年的日子。只看金海市,这里刚刚发生了死亡十八个人的宜金小区“九八重大事故”,全市人民努力花钱花精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已经几乎不保,还有层层追究责任,所以有不少人过得不安,但也有人过得非常开心。
市建设局里,最不安的还不是宜金小区工程指挥部的指挥长李杰军,而是局长熊国明,本来他打算在即将退二线的时候能够进入市人大或者市政协,或者至少搞一个非领导职务,上个台阶的,可是现在看来希望渺茫了。出事那天,他参加了市委常委会的紧急会议的前半段,就已经明确知道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了问责的程序,会不会追到他身上来,还是个未知数。当然李杰军也过得不开心,他是宜金小区工程指挥部的负责人,又是市建设局里分管建管站的领导,出了这么大的事故,他知道自己是难辞其咎的,好在他心态还比较坦然。李杰军想,死了这么多人,给他多重的处分都换不回一条人命,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最开心的当然是谢秀萍,她感觉自己离一把手的位子又近了几步,人都说羊年吉祥,莫非今年就上自己的幸运年呢。特别是事故发生当天市委常委会的紧急会议后半段的内容也传出了风声,建设局可能会有人事异动了。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柳书记,已经暗示了自己,而市政府这边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也是支持自己的,应该还是有几分胜算的。
金海市商业银行里,最不安的也不是副行长陈明松,而是一把手崔福云,本来他的打算是好好干到明年四月董事会换届的,这期间还可以为自己多谋些退路,但是他也听到了市委常委会的后半段重要内容的一些风声,有人提出要提前让新任的一把手上台。原来,崔福云以为想早早接他位子的只有陈明松一个,可以星期二《金海晚报》上的一篇文章让他感觉到自己一手栽培的何玉萍也在想着这位子。不管是谁新上任,反正他可能会提前离开,就他个人而言,他是让给陈明松,还是让给何玉萍呢?总之,都有点不甘心。最开心的当然是何玉萍,她发现自从自己按顾一兵的指点行事后,步步都走得比较顺利,现在有了顾一兵和柳益成两位贵人相助,自己应该会有所进步。她一直担心在崔福云离任之后,如果是按常理由陈明松接位,只怕自己的日子会很不好过,现在她感觉形势可能发生逆转,要担心以后日子不好过的可能是他陈明松了。
金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里,最不安的那个人,谁也看不出来。最开心的是纪委书记易宇红,因为她女儿从德国回来了,陪着父母过中秋节。
还有一个很开心的人,是华乐帝ktv的老板胡海波,因为金海商行的信贷员已经到他那儿开始做贷前调查了,而他们总行的路子也已经打通,贷款到手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还有一个不开心的人,那就是胡海波的朋友宋可,因为这样的传统佳节,他想让胡海波陪他吃顿饭都不容易。
(二)
中秋节的夜晚,金海是一个晴空无云的天气。晚餐之后,许多人携家带口到小金山这边的来赏月,特别是那些有私家车的人,驾车来这里十分快,停车也十分方便,有的还带了塑料布或者小凳子,以及应时的食物。
金海十景之一的“银沙映月”,说的就是在小金山下这一片长长的沙滩看月亮,而且最美的时节就是中秋这样的月圆之夜。
何三平一家三代人在玉泉酒店吃过晚饭,他提出来说好几年中秋节没有到小金山海滩上看月亮了,不如今天去看看。今天在酒店的这餐家庭团圆饭是何玉萍请客,现在这一家人还是她的经济条件最好,她先同意了父亲的提议,儿子何玉龙、女婿司马昌盛也说好。于是八口人坐着两台车就往小金山的沙滩去了,何玉萍开了一台车,司马昌盛坐在副驾驶位子,何三平两口子坐后座,婷婷就坐到何玉龙那台车上去了。
到了小金山海滩边的停车带上,没想到来的人还不少。两车人就说到沙滩上走一走,再到登高到小金山的铁佛寺南门边看看,然后折回来,并且说定了个时间,要是万一谁走散了,自己在九点半前到停放车子的位置来。说好了,大家就说说笑笑往沙滩上走。
今天天气明朗,晚上海风也不小。玉盘一般的月亮,爬上了东边的天空,潮水也在慢慢涨起,借着月光和沙滩在专门安装的射灯,可以看到涌起的白色浪花。沙滩靠内的一边,因为游人不少,也引来不少做小生意的人,卖些水、饮料、小吃,或者荧光棒、孔明灯之类的小东西。
司马婷婷和何斌两个小家伙,冲到了最前面去了。“婷婷,你们跑慢点,别撞到别人了。”何玉萍扶着她母亲黄杏珍,跟在何三平和司马昌盛的身后。何玉龙和他老婆潘海英走地最后面。
“前几天,宜金小区出事之后,人都是在你们医院抢救的吧?”何三平一边走,一边和司马昌盛聊天,开始一家人在吃传统佳节的团圆饭,所以在餐桌上大家都没谈话这些话题。
“不仅三个活人都拉过来了,当场死的十六个也拖过来了,太平间里一下子都‘客满’了,好在后来事态平息一点,又转到殡仪馆去了。我当天忙到半夜一点多才回家。”
“哎呀,还是你们医生出身的人心理好一点,一般人要是一下子看到那么多死人,只怕吓得跑了。”
司马昌盛笑道:“呵呵,我们医生的职责,本来就是救死扶伤嘛。”
“嗯,医生本来就是个行善积德的好职业,当初媒人把你介绍给玉萍,我们就感觉挺好的,现在来看确实是不错啊。”
“爸,你说得有道理。不过现在医院里也跟社会上差不多,过于注意经济效益了,忘记了社会效益。当然,是这样的社会,医生也是人,也要体面地生活。”
“那是,那是。现在咱们中国老百姓生活上不是有‘新的三座大山’么: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您老退休这么多年,现在还是很关心时事啊。”
“那是,那是,我天天看报纸,天天看新闻联播。”何三平突然笑了笑,“星期二还看到玉萍发了大块头文章咧。呵呵,她还是很上进的。”
“嗯。”司马昌盛应了一声,没做评价。
“你也不错,现在转着搞行政,当上了副院长,有出息啊。你们俩都比玉龙强。”何三平想一想光表扬女儿还是不好,也把女婿表扬了一下。
“玉龙。”司马昌盛话没讲完,又吞了半句回去,他本想说何玉龙现在好多了,但是再一想何三平根本不知道儿子赌博欠债的事,就转口说道:“他也不错,在地税局当了科长,实权很大啊。”
“嗯。”何三平也想说何玉龙并不怎么上进,但想想这话和女婿也没必要说,也就只应一下。
(三)
因为沙滩上的人不少,何家人走着、走着就有些隔得远了。
何玉萍挽着母亲黄杏珍,也在一边走一边聊聊家常。
“妈,你不冷吧,这边风还挺大的。”
“没事,我吃饭后不是加了件衣么。”黄杏珍又问:“你冷啊?”
“我不冷啊,我是怕你冷,才问问。”
“我还好。现在我每天早晚都散步锻炼,身子骨还结实,比你爸身体还强些。”
“哦,我看他是比你还穿得多,衣服。”何玉萍说道,“不过,我看爸爸吃得还是比你多啊。”
“他呀,就是会吃,要是不会吃,身体不如现在好呢。而且这老头子,隔两三天没吃鱼啊肉啊,还嚷嚷说我‘虐待’他。呵呵。”
“那您就多给他做点嘛。”
“鱼肉吃太多了,也不好,老年还是清淡多素比较好。”
“哦。”何玉萍看看前面,还可以看到司马昌盛和父亲何三平的头,根本已经看不到婷婷与何斌了。回着望望后面,却没见到何玉龙和潘海英两口子的身影。
“你和司马两个人关系还好吧?”黄杏珍随意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