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九月八日,星期一,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如果在中原地区,清晨可能会凝结露水了,但是地处海滨的金海市,依然是夏末的感觉。
这一天上午,是个阴沉的天气,人们都感觉有些闷热,估计着可能会迎来一场降雨。
金海市商业银行八楼的小会议室,行里的领导们在参加他们星期一例行的行务会议。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的会议不是梅瑛做记录,而是换了办公室的另一位秘书胡蓉。
崔福云首先简单总结了一下上个星期全行的重要工作:一是金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迎接现场检查工作基本结束,得到了较好的评分,市委、市政府的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为起草表彰文件做准备,要求初步入围的单位上报专项工作总结,打算在正式公布为文明城市后正式评选先进单位,予以表彰,金海商行已经接到了要求报送总结的通知。二是与银行监督管理部门、银联公司的沟通顺利,新的金帆信用卡的发行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三是两个经理岗位的入围对象考察工作已经结束,考察组已形成初步方案。四是上一期行里的工作简报推荐的理论文章,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做了重要批示,这是对金海商行工作的一种肯定。
何玉萍一边听崔行长的总结,一边想着自己上一个星期的事。理论文章已经送给了金海晚报的编辑周怀安;铁佛寺的玄铁观音也已经拜了。特别重要的,跟王云英见面的饭局进行顺利,饭后的唱歌活动大家也玩得很开心,那天宋可、胡海波尽力陪好的王云英和她自己。上个星期六晚上,她以中秋节拜访的名义,去王云英家里把那二十叠红钞票送了出去,而且她从那儿得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柳书记对现在最有竞争力的对手陈明松并不看好。
她正自己想着的时候,听到崔福云点到了她那篇被顾一兵批示的文章,不禁收回了思绪。她想,崔行长说那是对“金海商行工作的一种肯定”,其实这也是他们对她何玉萍的一种肯定。不过,此时她对内部的政策是以“低调、亲和”为主题,所以也默不做声、低着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不敢露任何得意之色。
(二)
“今天我们的行务会,准备讨论三个议题。第一,关于总行会计结算部经理、玉泉支行行长两个职位最后人选的确定。第二,关于中秋节员工福利费用的问题。下面先请考察组讲一讲考察结果和建议方案吧。”崔行长开始了会议后半段的主持,他看着叶小鸥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石俊问道:“谁来讲讲啊?”
“我来简要汇报一下考察组的考察结果和人事调配方案。”石俊说道。“刚才已经把考察报告和方案都发给了各位领导,有的内容我就不详细展开了。上一个星期,由叶行长带领人力资源部和纪委的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察组,共用两天时间对公开竞选入围对象唐晓琳、李标、黄健、张华四名同志进行了考察,我们采用了个人座谈、查阅人事档案等方式,了解了近三年入围对象的表现情况。下面,我综合一下考察结论,考察组认为,会计结算部经理两名考察对象中,唐晓琳同志的优点主要是坚持原则、工作热情、经验丰富,不足在于可能年纪上偏大一点;李标同志的优点是品行端正、团结员工、处事稳重、业务熟悉,不足在于性格相对内向一些。玉泉支行行长两名考察人选中,黄健同志的优点是工作开拓、敢说敢做、业绩突出,主要不足在于有时性格偏急躁;张华同志的优点是踏实肯干、业务熟练、知识全面、有创新意识,不足是有时工作效率不高。总之,这四名被考察的对象,都是相对优秀的,都可以胜任他们所报的职务。说实话,我们部门在拟定调配方案的时候,也是非常为难的。经过综合平衡,提出以下的人事调配方案,也就是把拟任人选的空缺位子也考察进来了。”
石俊翻了一页纸,继续说道:“请各位领导看后面那张表格,里面有所有考察对象和其他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我们人力资源部拟定的方案,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唐晓琳,作为总行会计结算部经理的第一人选;南诚支行的副行长李标作为第二人选;同时将办公室机要秘书梅瑛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的拟任人选;东诚支行的副行长黄健作为玉泉支行行长的第一人选;美集支行的副行长张华作为第二人选,同时将美集支行的主办会计欧阳泽南作为东诚支行副行长的拟任人选。”
“叶行长,你是分管领导,还有什么补充说明没有?”崔行长看到石俊讲完之后,叶小鸥没有做声,于是问了一句。
“没有什么补充的情况了,刚才石经理已经讲得比较全面了,详细的情况报告和方案中也都写清楚了。”叶小鸥答道。“我是考察组长,也是分管副长,肯定是同意这个方案的。”其实叶小鸥不肯发言,是对崔福云有意见,因为上梅瑛,那是崔行长的意见,她在事行征求这位一把手意见时,就不得不作了让步,服从了领导的意图。
“那大家就依次发表意思吧?刘丰年,你先说吧。”崔福云按行务会的排名顺序,从低到高点名了。
“我同意这个方案。”刘丰年态度坚决的说,这一次办公室提拔了两个人,从表面上说怎么样也让他这个办公室主任脸上有光。
“何行长,你呢?”
何玉萍马上说道:“我和叶行长、刘主任的意思一样,同意人力资源部提出的这个拟任方案。”何玉萍最关心是黄健这次能够上,这一点实现了其他都不大重要了,至于梅瑛怎么成了个“黑马”,突然能接到唐晓琳这个位子,她也不想过多去猜想了,至少小梅看不出是跟陈明松一路的。
“我也同意这个方案。没什么意见。”王海文不等崔行长点自己的名,就按顺序发了言。
“陈行长呢?”
“其他的都没意见,不过我个人认为张华作为玉泉支行的行长第一人选更合适,他的业务比黄健更精通,性格更沉稳。我就这点看法。”陈明松知道前面已经有三位表态同意了,自己再提出异议作用不大,但还是想把自己的真实看法表达出来。一直以来,他就不看好黄健,感觉这个人嘴上的功夫不错,但不够踏实,尤其是喜欢搞些“请请送送”。其实,陈明松也不大看好梅瑛,感觉她外表漂亮有余,内在实学不足,不过想想冯青临出国之前,跟他聊天说起要关照一下小梅,就没有对她提什么否定的意见。
“向监事长,你谈谈看法吧,纪委可有‘一票否决’的权力啊,看看这些人选中有没有需要否决的。”崔福云严肃地看着向志雄说道。
“没有,没有。我也基本同意人力资源部的方案。”
(三)
市建设局小会议室,烟雾缭绕,几支“烟枪”都在吞云吐雾。
“下面先请李局长介绍一下宜金小区政府廉租房最后封顶仪式的活动方案吧。”熊国明局长主持会议说。
“好,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九月二十八日封顶庆祝仪式的活动方案。这次活动......”李杰军正在开始讲话,他的手机发出了刺耳的叫声。他掏出手机,看了一下号码,还是接了。
“喂,我正在开会发言......什么?”李杰军才接通电话,听了两句,脸色一下变得惨白,会议室的人也一下感觉到一种不祥之兆。“什么时候的事......联系了医院没有?联系公安部门没有......马上联系,暂时封锁好现场,我马上就赶过来。”
李杰军挂了电话,马上对熊局长报告。“熊局长,宜金小区出大事了。”
“什么事?”
“刚才因为下雨,十几个民工挤一台升降机从28楼下来,结果挂篮掉了,伤亡情况还不清楚,现在正在联系附近的医院抢救,估计不乐观。”
“什么?”熊国明一听,急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怎么会出这种事?”
“熊局长,这么大的事,我们应该赶到现场。边走边向市政府报告吧。”李杰军虽然是宜金小区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指挥长,但他毕竟是军人出身,发生这么大的事还能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那好,我们马上去。”熊国明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他也没宣布散会,就准备跟李杰军往会议室外走。
“熊局长,那我们?”黄副局长问道。
“现在人去多了也没用,事情已经发生了。”李杰军在一边提示熊国明。
“你们都留在局里待命吧,沈主任跟我去。”熊国明也采纳了他的意思,这样交待了一句。
熊国明带着副局长李杰军和办公室沈主任匆匆忙忙地走了,会议室里剩下了黄副局长、谢秀萍、易湘龙,还有做会议记录的办公室秘书潘剑峰。
“二十八层,那么高掉下来,只怕没几个能活的了。哎。”黄副局长神情黯然地叹道。
易湘龙也是黯然地说道:“哎,要是当初不安排建那几栋商品楼,宜金小区可能也不会出这个事故。”
“当时怎么知道会出这种事呢?”谢秀萍说道。“不是想靠这几栋工程赚点辛苦钱,哪个开发商愿意建全部是廉租房的小区啊?”
黄副局长分析道:“这个主要是建筑公司和监理公司放松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开发商的关系不大,跟建设局的指挥部也关系不大。”他这么说虽然是有点为市建设局开脱,但也还是有一点道理。
“要是重大事故,行政问责起来,那就难说了。”谢秀萍的话,似乎有一点点幸灾乐祸。“指挥长是李杰军,建管站也是他分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