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捕鱼(1 / 2)

马上要到中午了,一时也想不出能干些什么,所以暂时先捡起了柴禾。这些溪边的柴禾,有松树枝、柞树枝,偶尔还有白桦树枝和山白杨树枝,有一些还是粗大的树干。能扛得动的,他都收集到了基地里,扛不动的,他暂时向岸边拖了一下,准备以后可以劈开分头搬回去,毕竟他还带着绳锯呢。

在翻动一半泡在水里、一半漏在岸上的枯木时,枯木下面跑出去几条鱼,还有几只食指长的虾米向远处游去。看到这里,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的河中摸鱼的情景来。

他的家乡在河北省,村子东西各有一条河流经。在12岁去县城读书之前,夏天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会去河里摸鱼。爸爸给他做了一个渔网,就是用铁丝弯成一个圆圈,绑在一节两米长的木棍一头,然后用旧窗纱做渔网,扎在铁丝圈上呈一个近似的圆锥形的网兜,再带一个塑料桶,就可以出发了。

小时候家乡的小河,河水清澈,可以捧起来直接喝。他基本上是每天下午放学才去河边,周末的时候则是中午一两点就去河里泡着。摸鱼,主要是寻找岸边的水草或者树根、枯枝、砖头瓦块下面,一般摸上来的有鲫鱼、泥鳅、鲢鱼、爬地虎、鲶鱼、鳝鱼、嘎鱼(背部和腹部两侧带刺,外形向鲶鱼,东北叫嘎牙子),偶尔也有小螃蟹和小虾。当然,摸出来青蛙和蛇也是经常的事,只是家乡的蛇都没有毒。

如今,他没有做渔网的材料,不过摸鱼倒是可行。想到这,他抱着一捆柴禾回到营地,将那个小鬼子的头盔拿起来装鱼用,又回到了溪边。首先找那些水边的大石块和枯木,没想到刚摸一块石头,就有个滑溜溜的家伙被捉在了手里。出水一看,原来是一条鲫鱼,有手掌那么长,肚子鼓鼓的,应当是条母鱼。把它放到头盔里,又装了半头盔的水,在远离岸边三米多远的地方将头盔放好,又继续回来摸。

没想到这小溪里鱼虾还真多!没到1个小时,他就捉到了8条大鲫鱼、十几条中指粗的泥鳅和十来只大虾,还有个大河蚌,“大吉大利,今晚吃鸡,欧耶!”看着这么丰厚的收获,他不由得借助网络红词发出了感叹。

他小时候家里不富裕,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很少能吃到鱼和肉。所以那时候捉鱼,一方面是好玩,更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打牙祭、改善生活。如今他捉鱼,一方面是体验荒野求生的乐趣,另一方面也是为长期生活做好准备,同时让他回味了一下童年。

这么多鱼虾,一天肯定吃不完,隔天吃又不新鲜,所以他就在溪边用石块和树枝围起来一个小水坑,能有1平米大小,放回去6条鲫鱼和7个河蚌。至于泥鳅和大虾,他没有放回去,因为靠石头拼凑起来的鱼塘挡不住这些家伙,如果跑了,那就白忙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