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亲自登门拜访,陶器窑的管事立马热情了不少。忙自我介绍了起来:“小弟成关西,是这个陶窑的管事。不知神医您来有何贵干?我能帮上点什么忙?”成关西?!吴哲更郁闷了。看来还是让小乐离他远点的好!吴哲心想道。
“呵呵!成哥!我此次来是想在你这定制一批小坛子。不用太大,只要女儿红酒坛一半那么大就行了。”吴哲道明了来意。
“哦!这个啊!简单。不知神医要多少?”
“呵呵!神医真不敢当。成哥叫我小吴就是了。先要一百个吧!这个事还望成哥多多照顾,以后还会要的,我再联系你。”
“好的!我马上去叫师傅赶制!明儿便可给您送到府上!”成关西一口答应了下来。
“恩!这个银两……”
听到吴哲提银两的事,管事忙摆了摆手:“神医您见外了不是!您上回替百姓除了瘟疫,那是何等大恩哪!这一百个小坛,权当是小弟送给您的谢恩之物。”
“呵呵!这样啊!成哥你是在是太客气了!”成管事一脸的真诚,吴哲也不便推辞。忙道以后再要货的时候一定要给银两。二人商谈了一会后,吴哲便和小乐起身回家。
容器的事刚谈好,吴哲和小乐便匆匆地赶了回来。吴母早已出门去向她刚刚认识不久的街坊们推荐“洗洗好健康”。刘叔也早早地按吴哲吩咐上街上去找来了那个平时摆摊替人代写书信的张书生。
吴哲刚踏进医馆正门,见着张书生问了声好,坐下便告知张书生,这回请他来的用意。“额!张秀才!咱这回请您来,是想请您给写点大字幅。来!我告诉您,这儿,大红纸的最上方写上大大的‘喜报’二字。接下来,在它的下面画上一个半大的酒坛,旁边写上‘洗洗好健康’五字。最后,在红纸的最下面用小字体写上‘仁心医馆’……”
吴哲只是完毕,张书生便依葫芦画瓢起来。一副写成,吴哲还是很满意的。忙吩咐让他继续按原样写出20张这样的字幅。
这天下午,良民县县城中便贴满了印有‘洗洗好健康’字样的招贴字幅。县里的百姓也都知道了神医吴哲新研制的什么洗液。
“咚咚咚咚……”大清早的便有人来敲起了仁心医馆的门。吴哲开门一看,才知道是陶器窑管事成关西亲自送来了今天刚刚出炉冷却的定制小坛子。吴哲客气地招呼成关西进屋来坐。
“呵呵!麻烦你了,成哥!”
“哪里哪里!”
“额!成哥,我仔细想了一下。下回咱就不仅要这么小的坛子了,顺便还要上酒坛那么大的。……我还有点要求!”
“您讲!”
“就是在坛子上印上‘吴制’二字。”
“哦!这个好办!您就放心吧!”成管事马上答应了下来,“神医,小窑还有些事,我就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