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城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军在欢迎赵处长时敷衍的笑脸让陈浩有所感触。在与陈浩握手时,王军更是有些漫不经心,蜻蜓点水似的沾了沾手背,吝啬的甚至连敷衍的笑容都未曾留给他。
“王部长,来池城之前,进东部长找我谈过一次。他再三强调:对于国家人事部下派的这批挂职干部省委领导是非常重视的。刘书记和习部长多次就如何安排这批到地方任职的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进东部长对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是坚决拥护的,他希望池城市委,市委组织部门在对挂职同志的任用上要切实做到人尽其才。”眼见池城市委组织部门对自己一行颇为冷淡,受省委组织部委托,亲自送陈浩到池城赴任的赵处长自然要出面圆场。
赵处长本身和王军之间在工作上就多有联系,双方在职务上的差距并不影响各自在对方心里的分量。王军虽说是副厅局级的市委组织部长,在职务上较赵处长略高一筹。可是赵处长身居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这个要职,注定他在影响力方面,比王军并不遑多让。
王军听赵处长把话说完,微微笑了笑,道:“赵处长说的很对啊。人尽其才是我们组织部门对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现在从中央到省委,大力提倡将“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重要的岗位。市委学强书记也多次对我们组织部门在干部考核、任用方面做出相应指示。强调组织部门在对干部任用上务必严格遵循组织原则不动摇。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一定要“大胆、破格”提拔重用有能力的年轻干部。”
“学强书记是很有魄力的。”赵处长见对方似乎并不愿意和自己就如何任用陈浩的问题进行过多的交流,心中尤为不快。在来之前,刘进东副部长在和他谈话时,就曾明言,之所以安排你赵华林送陈浩去池城报到,就是因为你赵华林办事我刘某人放心。
响鼓不用重敲。即使象赵华林赵处长这样反应迟钝点的干部,在领导将意思都快挑明的情况下,他再看不出刘部长的心意来,那真的只能回家去卖烤山芋了。
赵处长能让刘进东看重,被提拔到干部一处处长的位置,自然不会是一窍不通的白痴。在刘进东找他谈话之后,冷静的将谈话内容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随即对刘进东的用意心领神会。
刘部长重视的是那位名叫陈浩的年轻人。之所以安排自己亲自出马,送陈浩前往池城,正是需要自己替刘部长出面,在池城市为陈浩营造有利于他今后发展的氛围。赵处长清楚,眼下这环节不适合刘部长亲自出面。
人事部下派挂职的干部有五、六位。这些天子脚下,皇城根儿走出来的爷么,有谁敢担保他们身后不会有参天大树般的背景?这个陈浩能在这些位中脱颖而出,格外受到刘部长的青睐,想必不会是一位简单的人物。
有鉴于此,在来池城的路上,咱们的赵处长才会极力向陈浩同学示好卖乖。试问有哪一个当官的不喜欢结交有背景,又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
到了池城,感受到原来自己一行并不受人家当地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欢迎时,赵处长确实有些恼怒。不管怎么说,这一切举动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藐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次挂职干部最终任用权利在地方组织部门,赵处长几乎要拂袖而去。不过,赵处长生性谨小慎微。他与王军之间虽没有私交,但在业务上的经常联系,使得他对王军还是比较了解的。
象王军这样在外人看似权倾一方的组织部长,如果不是上级授意,是不会轻易冒着可能得罪自己这样手握实权的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处长的风险,对一名与他毫无任何纠葛的挂职干部较真的。
“王部长,来池城的路上,陈浩同志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很是有些感慨。他说他的心情可以用“诚惶诚恐,如履薄冰”这把个字来形容。”
“哦?年轻人沉稳固然是应该的。但是缺乏自信,质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就说不过去了。”王军面无任何表情,但在场的人,任谁都可以从他的话中听出他对下派挂职干部赴池城任职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