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建大宋帝国> 第七十三回:进军东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回:进军东北(1 / 1)

第七十三回:进军东北

由于已完成对长城以南及河套西北地区(不包括吐蕃)的统一,公元1236年大宋改元复兴,这之前大宋的经济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免费的基础教育制度也将在今年展开,各种大学、军事院校以及部分科研机构在宗亮、醒言、陈窈及他们弟子的努力下基本完成建设(参看附录三),各种大型工厂也基本投入生产,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对政府机构的改组,行政区块的重新划分已经确定,正付诸实施中(参看附录三),预计明年初即可完成。国名议会的组成因此被推迟到明年四月完成,皇家陆军、海军、警备军的改编进行得也比较顺利,贵族议会在五月就完成了换届。

这一切表面看似顺利,事实上阻力并不小,首先政府的改组遭到监察院的反对,因为很多信奉朱熹理学的大臣纷纷被我裁撤下去,朱熹理学再次被我压制。我甚至启用了韩胄之侄韩尚荣来担任山东省长,当年“庆元党禁”的阴霾被某些有心人士再次挑起,为稳住这帮迂腐透顶的家伙,我不得不启用以朱熹的传人自居,所谓的江汉先生赵复担任文化大臣,谁知道这小子居然摆起架子,我连下三道圣旨才勉强同意出仕。为防止他和他的弟子一起给我添乱,我还把赵复的弟子卓文放到了河南省长任上,要是这小子拿不出政绩,老子要他好看。妈的,我给了监察院一些权利,让他们监督总理府的官僚,这帮老家伙还当真了,一个个活龙一样拽了起来,虽说我的确要用监察院制约总理府,免得相权再次威胁到皇权,但并不是要他们干涉行政,我要监察院做的是监督政府官员的效率和廉洁,而不是对我的政策指手画脚,真是搞不清楚状况。

为争取宗室和贵族的支持,我特地把再次当选贵族议会议长的梁王他儿子赵放到安徽省长任上,安徽既是鱼米之乡,又是现在工商业相当繁荣的省份,绝对是个肥缺,为此梁王感激涕零,带着儿子到宫里给我狠狠磕了几个响头才让儿子去上任。还好议会中那些各地的财主们这些年不论是在私营项目还是与政府合营的项目上均赚得盘满钵满,自然对我是唯命是从。

也幸好有他们,这次整编扩军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这次扩军后正规军加上准军事化部队总和达到一百多万,预计扩军全部完成将花费至少五亿两白银(不包含海军),这帮财主不但一口气帮我扛去大半,剩下的他们也先垫付,由我十年内分期偿还或用其他利益交换,如此庞大的花费居然没动用政府一分钱,满心要在这件事上跟我为难的大臣不禁目瞪口呆。这其中沈复这个商会会长居功至伟,其实这帮财主虽然知道只要我当皇帝,他们肯定赚得回来,却并不知道一旦我开始向海外进军,殖民地滚滚而来的财富会让他们更发疯。由于现在铁甲战舰的技术还有很多缺陷,我并不急于立即扩建海军,我现在还有时间,海军换装我的计划是七到十年,只要我两年内拿下东北、吐蕃,阿里不哥替我挡住窝阔台,我就有足够的时间向这帮财主证明当铁甲战舰驰骋到海外,带回来的绝不只是胜利,还有滚滚而来的财富,那时他们自然会乖乖为海军换装买单。但现在必须先拿下东北,广阔的松辽平原、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富庶的煤矿、铁矿是最好的开战理由,而且东北还是向高丽和日本进军的最好跳板。

现在完颜兀里和李建怒在东北的日子很不好过,冰天雪地里他的骑兵施展不开,寒冷的天气有时把枪支都冻得拉不开栓,完颜兀里、李建怒率区区两个骑兵师已经被四面出击的蒙古人搅和得精疲力尽,龟缩在广宁、应昌、兴中几个城市无法动弹,只能依靠数量不多的迫击炮以及缴获的弓弩加以反击,这才得以勉强支撑,当初暗藏心底的那个收复黄龙府,重建大金国的雄心壮志早都被丢到爪哇国去了。为此完颜兀里不得不向朝廷请罪求援,但国防部的回复只是要他们坚持住。对此完颜兀里一度伤心欲绝,还以为皇帝要借蒙古人的手收拾他们这批金国降兵,幸好不久之后皇帝不但送来了粮食弹药,还派来一个海军陆战旅,虽然人数不多,但打防御战已经足够了。完颜兀里后来组织了几次伏击,狠狠教训了一顿肆无忌惮的蒙古人,吃了亏的蒙古各部开始互相埋怨、扯皮,行动时也各自暗中留了一手,攻势明显减弱。

完颜兀里在东北苦苦支撑,京城这边也在为出兵东北做各种准备,除了军事上的准备,还要有舆论上的准备。一些胸无大志、迂腐懦弱的旧官僚,甚至包括我非常器重信任的魏了翁、洪咨夔、邓若水等人都对进军东北持反对态度,洪咨夔的顾虑只是出于对完颜兀里等金国降臣的不信任,邓若水是对财力的忧虑。

新年刚过,丰乐园的一个华丽的雅间内,几个金国降将、降臣与一干富商相聚饮宴,酒酣耳热中忧伤地说起故土那一望无际的森林、肥沃的黑土地、取之不尽的煤矿、采之不尽的人参,受邀而来的几个富商不由心跳加速。随后的几个月里,各类官方报纸经常出现一些关于蒙古人对大宋控制的广宁府、应昌府地区进行掠夺、侵袭、骚扰的相关报导,民间一些技术性报纸则主要刊登一些关于东北地区的资源物产、人文知识等相关信息的报导,一些有书院背景的报纸则出现了以唐朝时期东北即为我汉人版图为切入点的报导。复兴元年六月初一,刚刚完成改选的贵族议会第一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是:进军东北,东北从唐朝起就是我们的。当贵族议会以215票同意,86票反对,11票弃权,3票作废的结果通过进军东北的决议后,子爵完颜讹出、男爵完颜合周这两个钦点的议员立即表示,愿意各自捐一万两白银给朝廷作为军费。在他们带动下,陈维雍、刘方雨、朱释秉、胡子乾等财主的代表纷纷跟进,均表示愿意捐资助军。

复兴元年六月中旬,望眼欲穿的完颜兀里终于盼来了援军,整整两个满编满员的陆军师近七万人在胡醒言的率领下兵分两路、水陆并进抵达广宁府,随军而来的还有两万民夫及各种牲畜和满载物资的大车,随即与完颜兀里和李建怒的两个骑兵师组成东北集团军,胡醒言任集团军司令兼参谋长,澹台和旭任副司令(原胡醒言的副军长,现为第六师师长)。这并不是国防部多么有效率,而是所有物资及兵员准备早就做好了,只等一纸命令,第六师早在五月初就在北平府(大都)集结待命,醒言的第一师是五月中就在即墨港集结完毕,收到命令随即上船从海路出发。部队在广宁稍事休整即兵分数路向沈州攻击前进,一路上醒言以本部骑兵为先导,各团逐次掩护跟进,自己率火炮和辎重部队居中,完颜兀里与李建怒的骑兵在两翼掩护,步步为营逼近沈州,诱使附近蒙军向沈州集结。这时蒙古人再次团结起来,一齐涌向沈州集结准备决战,但这也正是醒言所希望的效果。

这次蒙古人又集结了四万多骑兵,八万多步兵,更把沈州数万青壮全部武装起来,企图在沈州城下好好教训一下宋军。胡醒言的大军抵达沈州城附近后并没有立即组织攻城,而是先派骑兵打扫外围,然后派步兵将所有通往沈州的道路全部封锁,把沈州团团围住,完颜兀里和李建怒的骑兵负责警戒并打击那些出城突击的蒙军,等炮兵构筑好阵地,这才大模大样地开始向沈州攻击,这次他要把东北蒙军主力给一勺烩了。

沈州城的蒙军开始并不以为然,尽管几次突击都被完颜兀里他们击退,但并不觉得宋军有多厉害,直到头顶落下雨点一样的炮弹,沈州的蒙军才明白过来,为什么这些年拖雷、窝阔台屡战屡败。宋军火炮的威力的确不是盖的,沈州本就脆弱的城墙根本经不起火炮的摧残,沈州被摧枯拉朽般扯个稀烂,蒙军见势不妙,立即疯狂地冲出沈州城,向胡醒言的阵地发起冲锋。严阵以待的皇家陆军依托工事立即开始射击,各口径迫击炮则配合着进行火力拦阻,蒙古兵一出城就暴露在胡醒言大军密集的火力网内,跑不上几步就会被撂倒,不大会功夫蒙军就丢下一地的尸体被轰了回去。

完颜兀里和李建怒受了半年的窝囊气,看到此景可谓痛快之极,总算出了一口闷气,被打回去的蒙军在城内也根本站不住脚,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反而更容易招来炮火。这种火力完全不对等的战斗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这些蒙古人也从未经历过这样打法,这根本就不是打仗而是在屠杀,经常以屠城为乐的蒙古人此时也尝到了被屠杀的滋味,死亡的恐惧很快摧毁了蒙军的斗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