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朱春平办公桌前的那个女人矜持地站起来,缓缓地伸出浑圆丰满的手,用三个指头轻轻地捏了一下茅秉贵伸过来的手,嘴角稍稍的往上一拉,不经意的说出了两个字:“你好。”然后就坐下来了,漫不经心的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并不正眼看茅秉贵一眼。
“来来,秉贵啊,先喝杯水,消消气。”知道是秘书科长惹他生的气。朱春平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在办公桌前坐了下来。
“我来把征地的情况给你汇报一下。”
“这不是正好吗?肖老板就是开发商,我们一起研究研究。肖老板你说呢?”他用巴结的目光转向对面那个女人。
茅秉贵这才知道自己忙上忙下,竟然是帮她跑腿。不得不再次仔细打量起这女人。她是哪路神仙?柳市长亲自过问的项目,竟然是眼前这个女人的事业。这个有几分姿色更有几分含蓄的女人是什么来头?他心里掠过几个问号。一想又犯不着,他只对柳市长负责,把征地的事办好,或许就能顺利的调动工作。
“这样吧,朱局长,你们商量,我十点还约了个朋友。还是昨天同你谈的意见,征地的具体事我不管,由你们负责。办好了手续我就进资。万一你们有困难也没关系,你们省有几个市都想引资搞这样的项目。”话从女人那张抹了口红的嘴里出来,但却掷地有声,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说着就起身告辞,她向茅秉贵点了点头。
“肖老板,你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你就不要考虑去外地投资了。”
朱春平赶忙起身,笑嘻嘻的跟在她的身后,送她出门。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茅秉贵想,朱春平向来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怎么在一个外商面前,在一个女人面前“缺钙”。他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这副德行。所以,他没有起身。
朱春平不理老茅的情绪,他送肖老板出门。一边走还一边在解释着什么,在茅秉贵的记忆里,朱春平在老娘面前也没表现过如此孝顺。楼下的汽车喇叭响了好一会,朱春平才气喘吁吁的进来。
“老茅哇,你知道这女人是谁?”
“是谁你不是介绍了吗?不就个外商吗,把你吓成这样?”
“你不明白。”朱春平狡黠地笑了笑。
“我不愿意给你打哑谜。说正经的,我十一点还要去医院给老娘抓药呢。”
“老人家好点了吧?这一段时间,我也是忙昏了头,没来得及去看看老人家。”朱春平同茅秉贵是一个村子人,小学到高中都同学,又是“割头换颈”的朋友。后来朱春平上了大学,茅秉贵上了新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先是在镇中学教书,后来到镇党委办公室当文书,再从中国最低层的“官阶”往上爬,“爬”弯了腰,“爬”酸了腿,爬到了镇党委书记。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扑通下水,折腾得筋疲力尽,可回头一看,不过刚刚离岸。算得上是“吃过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许因为受教育的程度,成长的环境,工作后的经历,接触对象不同的原因,俩人后来都感到对方的差异。茅秉贵觉得朱春平太滑,太油,太虚,像风似雾,琢磨不透。朱春平觉得茅秉贵太实在,太老实,太农民式的天真了。当然,这都在心里。两个人童年结下的友谊还是深厚的,朱春平在外面熟,茅秉贵在村里说话算数,互相有个什么事都搭个手,力所能及都尽力帮一把。
生死博弈二十一(3)
朱春平给他续了些水,坐下来听他关于征地的情况。茅秉贵把他前一段安排的工作,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作了预测。
“最难的是两个事,一是价格确是太低,只刚刚够青苗补偿费,老百姓会拿郊区的价格来比较。二是‘风水’的工作难作。村里人说,这会坏了村里的风水。这第二比前一个问题更复杂。”
朱春平认真听着他的分析,不时地点头。
“那你打算怎么办?”朱春平问。
“我让征地领导小组先去做工作,万一做不下来我还真没辙呢。这不是想来听听你的主意吗?”
“秉贵,这件事我不瞒你说,你千万不要马虎。你知道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还要告诉你,刚才这女人的话为什么那么硬?他的来头不一般。再说,你已经为自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