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拆信的方浩明抬头看了一下,说道:“念!”
“是”石头答道,打来电报念道:“舒白吾弟,请于明日赶到梧州一晤!李宗仁!”
为了做好欢迎汪精卫的准备工作,李、黄、白三人同乘大鹏舰,到了梧州。待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陈雄也陪着汪精卫等抵达梧州。这天梧州五显码头上,真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即便是民国十年孙中山第一次到梧州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隆重的欢迎场面。仅江岸上欢迎的民众便有一万余人,市民、学生们举着彩色的小旗,不断地挥舞着,码头上一条条巨幅横额都写着“热烈欢迎汪主席”。汪精卫的座舰是一艘华丽的专轮,船一抵岸,码头上万头攒动,彩旗如海,欢迎的民众不断高呼:“热烈欢迎汪主席!”许多鞭炮接着燃响,几十套锣鼓跟着齐鸣,仪仗乐队也奏起袁世凯时代制订的国歌----《卿云歌》,由码头到城区的路上,一个团的桂军充作临时仪仗队,雄纠纠地持枪肃立,等待检阅。
李、黄、方、白四人身着戎装,一齐到座船上晋谒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只见汪精卫西装革履,不戴帽子,一头黑亮的头发梳得整齐,腮上没有一根胡须,面目相当英俊,身材魁梧,风采超群。早在学生时代,李、黄、白已知汪精卫谋炸清廷摄政王载沣的英雄壮举,对这位遐尔闻名的革命志士已景仰非常,今日得见,更是敬佩不已。方浩明则是受到后世的影响,对于这位汪主席不怎么感冒。汪精卫满面春风,那善于表达感情的脸上,微微地笑着,频频点头,那笑容和点头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一个革命元勋,党政首脑的十足风度。在李、黄、方、白的陪同下,汪精卫、谭廷等步上码头,此时欢迎的气氛到达高潮,汪精卫不断地挥手向欢迎他的人群致意,这是自他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以来所受到的最隆重的亦四最真诚的国民的欢迎,这样的场面,过去只有作为革命领袖的孙中山才能享受到。如今,孙总理已经逝世,与汪精卫地位不相上下的他的政敌胡汉民已经倒台,革命的旗帜落到了他的手上,他成了革命的领袖,革命的象征,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丝得意的踌躇满志的微笑,立时飞上了他那两条俊美的眉楣。但是汪精卫毕竟是一位老练的革命家,他并没有在这热烈如火的场面下陶醉,他听到了那支《卿云歌》的演奏,忙蹙眉对李宗仁道:“德邻先生,你们为什么还奏这样的歌曲?这是袁世凯的国歌,是反动的歌,革命者是绝不能奏这样的歌曲的!”
李宗仁有些惶恐地答道:“报告汪主席,乐队只会奏此种歌曲,这还是特地为欢迎您的到来而演奏的呢。”
汪精卫摇着头道:“你们的宣传工作还做得很不够,孙总理教导我们,不能只靠军队取胜,要靠主义取胜。”说着他忙将随行的甘乃光介绍给李、黄、白:“这位甘委员是你们广西老乡,他对革命宣传工作是很内行的,我要他留下来帮助你们。”
李宗仁心中虽然不欢迎这位甘委员,但嘴上只得答道:“欢迎,欢迎。”
汪精卫久居政界,是一位老成机敏的政治家,李宗仁说话时那略现勉强的表情,当然瞒不过他的目光,他随即问道:“不知德邻先生对两广统一有何高见?”
“宗仁等一切服从国民政府,一切服从本党中央!”李宗仁回答得非常干脆利索。
“很好!很好!”汪精卫此行要的正是李宗仁这句话,他高兴得一把抓住李宗仁的双手,紧紧不放,又不断地摇着,仿佛他抓住的不是一双手,而是一支军队,一大批枪杆,一大块地盘,一根支撑广州国民政府的有力支柱。
汪精卫主席和他的随行人员下榻于大东酒店,略事休憩后,便出席李宗仁代表广西当局举行的欢迎宴会。大东酒店的宴会厅里,摆着几十桌盛宴,李、黄、方、白和军队将领及梧州的士绅各界代表,济济一堂,当然,郭、蔡、马三位漂亮能干的夫人,少不了成为宴会中的活跃人物。
因为这是欢迎党政首脑的宴会,格局很高,厨师们更是尽心献艺,他们制作的大东葱油鸡、菊花龙虎烩、瓦煲醉果狸、虫草炖海狗、蛤蚧炖鹰龟、汾阳醉全鸭、仙掌踏蚣蜈、虾子扒柚皮、雪映鲜虾仁等等梧州名菜,更显得鲜艳喷香,而那名扬两粤的梧州纸包鸡、经过精心加工制作,则更加汁香味浓,非同一般。宴会开始,乐队又奏起那支《卿云歌》来,这回汪主席不皱眉也不说它反动了,也许是李宗仁服从国民政府,服从国民党中央的那句话,使他吃了定心丸,也许是这把他尊为党政元首的宴会格局和精美的菜肴终于使他陶醉了的缘故。
奏罢乐,李宗仁起立致简单的欢迎词,接着便是汪精卫的即席演说:“同志诸君,国民党之主义为何?即孙中山先生所提倡之三民主义。本此主义以立政纲,吾人以为救国用之道,舍此未由。国民革命之逐步进行,皆当循此原则......”
汪精卫不愧为国民党著名的演说家,他言辞流利,娓娓动听,再加上他那政治家的风度,颇使听者倾倒。他向大家阐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又毫不掩饰地谈论了当前国民党内存在的并且日益激烈的左、右派之争,为了使听者明白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左派,他在讲话中竟特意引用了一位著名共产党人的话:“......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中有一种最好的现象就是党员之左倾。不仅广东如此,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各处亦莫不然。同志诸君一定要问:何谓国民党之左派?一位共产党人说得好,左派的必要条件至少有四个,一是彻底反抗帝国主义及其附属物军阀,买办阶级......二是恪守中山先生引导中国民族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苏俄携手的方针;三是与一切反革命的右派分子决绝;四是遵行保护革命中坚势力的工农大众利益之政纲。必须具备这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国民党左派----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孙总理之信徒......”
听者虽然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内左、右派之泾渭模糊不清,但是仍为汪精卫精彩的演说所折服,宴会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汪精卫那富于表达感情色彩的面部,又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作为一个革命元勋、孙中山主义的传人、党政首脑才有的微笑。
宴会结束,时间尚早,李、黄、方、白便陪同汪精卫等到梧州各处视察。汪精卫由于高兴,在宴会上多喝了几杯,略有些醉意,出门的时候,李宗仁引着他向右走,他却一把拉住李宗仁,一本正经地说道:“革命一定要向左走,怎么能向右走呢?”
李宗仁非常认真地且极有礼貌地说道:“报告汪主席,向左走不通。”
“哪有向左走不通的道理?”汪精卫固执地说道:“革命者就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一条路来。”他硬拉着李宗仁和黄绍向左走去,边走边说道:“要革命的跟我向左走!”
想不到走了几十步,前边便是一个狭窄的死胡同,果然走不通,汪精卫那富于表情的脸上,畅现出一副尴尬的莫名其妙的神态,方浩明却趁机说道:
“硬要向左走,会碰壁啊,汪主席!”
李、黄、白三人,对于什么是左,什么是右,一时竟坠入五里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