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民国纪事> 第十三章 论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论势(1 / 2)

“现如今,北方曹锟贿选,全国声讨;南方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对于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而国民党内支持反对意见不一,无论南北都吵成一团。各地军阀都在积蓄实力,以期取而代之。”。

“从曹锟贿选开始,再从奉系、直系、皖系最近的动作中,就可以看出当今之中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方皓明继续说道。

“哦?”,黄绍有些好奇的问道,“方老弟,说说看”,

“曹锟贿选当总统,这一步直系其实走了一步臭棋,以现在直系的实力,不管徐世昌还是黎元洪当总统,都是他们指挥棒下的木偶,贿选这步棋一走就要授人以柄。张声言要维护法统,廓清政治;东北的张作霖也开始磨刀了;浙江督军卢永祥也发表了反对的声明,他是段祺瑞的人马,这说明皖系也开始谋求东山再起;还吴大帅,不过……,恐怕最后还是失败。”

这句话让两人有些惊讶。民国以来论兵威最盛的莫过于坐镇洛阳练兵的吴佩孚,他在洛阳练兵四年,实力剧增,连欧美都很称道,而这个年轻人却随口就说他要败。

“吴佩孚洛阳练兵已有四年之久,所部精锐,中外人士皆有称道,况且战事未开,何以言败。”陈济棠忍不住插口。

“根据嘛……。,我认为无论直系,皖系,奉张,都是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他的所行所为都要符合主子的需要。对列强而言,一个分裂的中国远好过一个统一的中国,分裂的中国更利于其掠夺,况且一旦中国统一,以中国的人力,国土面积,资源,必然雄视东方,到时列强不但不能掠夺中国,还要担心为其所报复,故而分裂中国是西方列强的藏箸于心的认识。若直系在此战中获胜,那么他就有可能占领东北,然后南下两广,数年之内就有可能统一中国,这与列强的利益不符,所以他一定会败,也必须败。至于怎么败,我不清楚,不过按照常识,无外乎内部反叛,粮饷断绝,或者列强直接出兵;各种方法都有可能。”这话方皓明剽窃了后世的资料,吴佩孚后来不是销声匿迹了吗,像这样的人物除了失败以外,还有什么能让他销声匿迹呢。

这个理由让两人更加难以相信,仅仅是列强不希望中国统一,就断言吴氏必败,两人面面相觑,这个理由虽然有些牵强,但你却不好反驳。但很快方皓明就让他们变得更加目瞪口呆,不,也许说是震惊。

“不知方老弟,对于现下广西局势如何看待?”黄绍若有所思的问道。

“广西时至今日,已是德公和季宽的天下,估计再无人可以抗衡了。”方皓明此言一出,黄绍和陈济棠皆是大惊。

“哦?何以见得?”陈济棠紧声问道。

“广西之地,仅余那马、都安一带的陆福祥、蒙仁潜残部;龙州谭浩清等所部千余人;还有一个不足为虑的马济的武卫军。只需德公和季宽能够合理调度,这广西之境已是探囊取物了。”方皓明之所以没提沈鸿英部,那是因为沈鸿英此时仍在被李、黄二人利用。

“可是还有沈鸿英、林俊廷等部,怎么能下此定论呢?”黄绍倒是没有隐瞒自己联沈的真实意图。

“对于沈鸿英,如若方某猜的不错的话,黄将军定然是想以梧州为指挥部,分兵出击。而只留少数兵力,固守桂平和南宁吧?”

”说完方皓明眯起眼来看着张口结舌的黄绍。

黄绍确实是这样想的,就在几天前正当李宗仁和黄绍开始着手准备消灭沈鸿英的时候,没想到他却以巡视为由先出兵了,形势紧迫。而这时唐继尧又要率兵经广西到广东任副元帅一职。黄绍、白崇禧两人紧急提出了一个方案,以摧毁沈鸿英老剿为第一要务。而沈之剿在贺县、八步一带,他要南下必取梧州,所以黄绍、白崇禧拟定,以梧州为轴心,分一路自信都攻击贺县、八步,直捣沈军根据地;另一路集中江口,自蒙江、平南向蒙山北上,攻击平乐、荔浦,进窥桂林。至于大河上游,只留少数兵力,固守桂平和南宁。可是他方皓明是怎么知道的?

方皓明只不过是占了后世史书的便宜,他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黄将军请恕我直言,黄将军此策乃是下策。沈鸿英目的不在夺取梧州,而重在大河中游,志在腰斩联军,使联军首尾不能相顾。”

陈济棠也微微邹眉:“照此推算沈鸿英的主力必在柳江一带,意在南下桂平,截断大河,使联军首尾不能相顾,他便可左右开弓,借重东来的唐继尧军的声势,以疾风扫落叶的姿态,肃清大河上游,在滇军入境之前,便可将联军残部悉数收编。然后顺流东下,不只可以占领梧州,甚至可以分兵直下广东,报粤军的旧怨。”

方皓明不由得从心里敬佩起来,自己只是凭借后世的记忆在忽悠。而人家确实凭借真实的本事在推算,‘南天王’的名声果然名不虚传。

“所以联军应付的策略,在于迅速捕捉其主力加以歼灭,而不在争一城、夺一地。如以捣沈氏的老剿为功,而听任其主力入据大河,则联军危亡立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