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清海权-第九十三章节 教育改革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清海权> 第九十三章节 教育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节 教育改革(1 / 2)

中俄战斗持续将近快半年有余,到1878年的4月。大清在俄国境内的兵力已经达到18万人,而俄军也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兵力则达到二十万,这还没有算计从欧洲赶来的援军五十万人。

北京,中俄谈判会场。

李鸿藻从没有觉得像现在这般有底气,微微有些佝偻的他今天也努力把腰挺直了,隔着老花眼镜看着对面的俄国公使倭良嘎哩。

从俄国专程赶来的全权特使达科索夫公爵听着身边的翻译读完中国人的要求,眉头深皱道:“李大人,我从您提出的要求里看不出一点和谈的诚意,这远东和中亚浩罕都是俄国的领土,在有就是巴尔喀什湖也是根据《北京条约》里规定的也是我俄国的土地。”

听到身旁翻译后,李鸿藻面色平静地道:“江东地区和库亚岛以及巴尔喀什湖的地区自古就是我大清领土,是因为贵国无理野蛮的行劲迫使我大清割让的,现在我大清要恢复上述地区的权益。难道有何不可吗?”

达科索夫公爵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努力作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李大人,我想还是来谈些实际的吧,您认为贵国军队可以随意出入我国的领土吗?我俄罗斯伟大的亚历山大皇帝命令五十万大军,您相信贵国能够抵挡的住吗?”

李鸿藻“嘿嘿”冷笑道:“贵国五十万人马,难道阁下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贵国的二十万大军都被我大清给一一击溃了。”

倭良嘎哩这时被李鸿藻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是吗?我记得贵国从40年开始就背英、法等国数千人打败,更有意思的是还让别人攻进贵国的首都,真是可笑。现在若不是我在我国陛下面前极力开推,就凭贵国那些拿着烧火棍的鸟统,我不感相信贵国有这个实力,不过我相信伟大的俄国军队一定是受到贵国卑鄙无耻的袭击到失败的。我国是爱好和平的伟大国家,不愿意看到两国之间有更多的血流出,所以才主动要求和谈,但切不要把这种宽容当作懦弱,若贵国不答应和约的条件,我们就只能在次在战场上见了。”

李鸿藻微微一笑道:“那就战场上见吧。”说着作了个送客的姿势,倭良嘎哩看了仍然坐着的李鸿藻一眼,怏怏走了出去。

从明朝末年的“禁海令”开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就减少了,而国民的自信却一点没有减少,到清朝以后,又不断地开疆拓土,打败漠西蒙古、打败大小和卓、甚至打败了俄罗斯人(打败了俄国人数百人),这让国民的自信心极度膨胀,甚至到了盲目自大的地步。然而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人发现外面的世界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个样子,那些他们原本看不起的洋夷几乎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超过了他们,甚至只需要几艘船几千人就可以随意蹂躏庞大的帝国,一时间他们从极度的自大变成了极度自卑。

这几十年来,这种心理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下子能改得过来的,所以他才坚决要打这一仗,只有血与火的洗礼才能唤醒这个国家,才能缔造新的国家。

然而这个决定让方怀徘徊了好久,虽然决定了拼死一搏,但继续打下去,困难却是摆在那里的。其实奕忻、李鸿章他们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己亲政以来购买军火、建立学校都是大笔地花银子,要不是工商业的兴起使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加上盛宣怀的银行吸纳了民间大量的资金,大清的财政早已是赤字累累。现在中俄的战势有可能被放大的驱势,把国库里毫不容易的一点积蓄也打没了。现在到不得不向外国借贷了。

趁着国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中俄战场之时,方怀向奕忻、李鸿章、彭玉麟、翁同、李鸿藻、阎敬铭等人提出了在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之事。现在的局势对大清相当的有利,民心民气都是成倍地增长。这在中俄之战前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时事要文》以及最新创办的《每日新闻》,两份报邗由于销售量的大增报馆被迫加印了三次还是迅速被兜售一空。

“各位臣公有话请说,你们都是我大清的股肱之臣,见识经验均远胜于朕,朕的话有不妥之处你们只管说。”

奕忻依旧是不说话,老神在在的样子。还是李鸿章开口道:“皇上欲倡西学,我等自是全力支持,只是要在全国各县府兴建新式学堂需皇上发诏明告天下,这必然引来许多朝中非议,而如果皇上通过军机处行文各省,臣怕西北、西南之省不会奉诏。”

“此事为何?”

“启禀皇上,这些省受洋人所害尚小,不明西学于我大清之利,臣以为可在一府一省先试行,见其利弊,再推而广之。朝廷官员见于我大清有利也自无话可说。”

这时李鸿藻也站出来道:“皇上让所有适龄童子入学就读,这男女之防也会引起朝廷非议,还需想个妥善之策。不过臣是赞同陛下的提议的。”

同时中国正式颁布中国第一部教育法:《行学令》!李越一听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最后和他们定下先在江、浙、闽、粤、鲁、皖六省推行,以后再逐步扩大,争取在五年内推广到全国。而这六省凡适龄童子必须入县学就,否则其父母以违制关押。不过为了减小阻力,只是硬性规定了男子必须就读不管是穷人还是富商的都必须的,而女子则是自愿就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