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听了不由有些发愣,“难道真让皇帝亲政不成?这大清还要不要啊”
“怎么不要了,大清不是交给了皇帝吗?”
“可您也是知道啊,皇帝才不过六岁啊,怎么能接管大清啊”
奕欣继续的下棋,半天没见李文田落子,放下棋子端着茶,吹了口气,“不错,不错,雨后的毛尖就是不错啊.”对着李文田说道:”其实啊,你知道朝中的局势吗”
愣了愣回道:“现在朝中局势大至可分为太后一分,六爷一分,还有就是七爷
一分,太后归政后,六爷也就是当了首辅,而只有七爷……,是七爷”李文田以为自己说对了.正在沾沾自喜.
可是奕欣并没有给他这给机会.摇了摇头道:“老七虽然精明可还没有这个本事,其实啊我也是现在才发觉,得了最大好处的是那个小皇帝.”不由冷冷笑着.不由又紧皱眉头道:”以小小年纪怎能有如此智慧呢,不对,肯定有背后高人在指点.”在心里暗暗寻思着.
这时候李文田不高兴了,自己也是进士出身翰林,怎么能被一个乳袖末干的小子所比下去了呢,并不服气的说:“不就是小毛毛孩子吗有何可怕.”
奕忻抓了抓棋盅里的棋子,捏着棋落子又道:“太后没有垂帘,就有蹊跷之事,但太后手底的奴力毕竟是有些份量的,不要小瞧了再加上老七的底下,大伙也千万别掉以轻心.让他人钻空子.”
“是”李文田小心答应着。
九月十五,天坛。
平日天坛冷清的无一人出现,可是今天却是人影攒动的天坛显得显得格外热闹,占地数平方公里的空地上到处是穿着官服的官员,在他们中间并排站着一队队盔甲鲜亮的军士将这些官员分为地位悬殊的几块。而在他们这些官员后面站着无数的军士.正精神抖搂的直立在天坛周围。在阳光射下,发出闪闪的寒光让人生畏。
旌旗翻卷,鼓号长鸣,被御林军隔开的御道上,皇帝的銮驾由远而来。当先举着三十六面黄底金边龙旗的御林军,接着是手捧净水的宫女,再然后皇帝的御辇才出现,前后左右都是一片明黄,呼呼啦啦足有数百人的大队。
一直到天坛前,李越在次来到天坛才从龙辇上下来,不由感慨万千。摆出一副庄重的神色登上天坛,此时祈年殿前已摆好了香案,从太监手中接过三炷香,分三次插入面前的铜鼎之中。这三炷香都是有说法的,每插一炷香都要摆三次,第一炷香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第二炷香祭祀土地请求五谷丰登,第三炷香祷告祖先保佑大清延续万年。
敬过香后是诵读祭文,生涩拗口,洋洋万言的祭文听得李越听起来是格外好听,终于要接手这个国家了。祭文念完了就是授玺,又是一阵子忙乱,众人跪迎,拜了上头的国玺,山呼万岁,一道程式都不能少的。半天下来,大日头照着,就算是精壮汉子都累得要死,何况底下那些官员多半是精衰气短的老书架子,不多时已经倒下去了不人,被侍卫架了出去。倒是接过那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金印的李越的心情顿时达到的高点。
满清一朝关于皇帝亲政有详细的规定,最主要的标志便是权力的象征国玺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内阁军机处发往全国的文书有且只有盖上了皇帝的金印方才有效。
这项措施极大地巩固了皇帝的权威,当年即使像鳌拜那般专权,要想行事也必须必康熙盖上印章。历史上同治和光绪两朝皇帝也有所谓的亲政,但实行的一旨双印,也就是皇帝的圣旨上除了要有皇帝的金印还要有太后的玉印,这与今天李越所掌握的真有天地之别。
李越以六岁之龄登上这权力的巅峰,成为了大清历史上亲政最早的皇帝,即使是那位英明神武的圣祖康熙爷,也是在十三岁诛除鳌拜后才亲政的,这不能不说是个异数。
如今方怀已经成功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前面的路还有很远,也很不好走。李越心中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是带领这个苦难的民族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谢谢大家的支持啊,来些推荐票啊,,哈哈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