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清海权-第二十六章节 创办大学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清海权> 第二十六章节 创办大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节 创办大学(2 / 2)

这些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是种子,到时自己将会把他们撒向全国各地,成为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虽然说是慈禧太后恩准批建的,但好在这个慈禧并没过多的管事儿。这也让李越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醇亲王府书房里。光绪今天特意从宫里回到醇亲府里见几个人。

李越的对面坐着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岁月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他们就是徐寿、李善兰、华衡芳、张文虎、黄炳、武训等几人。这几人在中国近代科学史教育界上可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寿,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发明制造过镪水棉花火药、汞爆炸药等,并与华衡芳一起造成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是格致书院的创立者之一,他生平的一些著作如《化学鉴原》、《化学质考》等成了中国近代化学的起源。

而李善兰和华衡芳两人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数学大家,他们翻译无数西方的数学著作,并得出了许多惊叹后世的数学原理。

不仅如此,三人还精通律吕、汽机、矿产、医药等学,发明的东西遍及声、光、电、化各个领域,是少有的数理化全才。而

武训,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

张文虎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舒艺室杂著》、《鼠壤余蔬》、《周初朔望考》、《怀旧杂记》、《索笑词》、《舒艺室随笔》、《古今乐律考》、《春秋朔闰考》、《驳义余编》、《湖楼校书记》以及《诗存、诗续存、尺牍偶存》等著作。

黄炳是清代后期著名的天文、历算、史地学家,是黄宗羲的七世孙。

所以这些人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世之人敬配的。

“诸位先生,朕欲成立一所有别于其他学堂的大学,一方面培育人才,一方面进行研究。我大清不仅要学习洋人的技艺,也要研究自己的东西,只有兼容并包,才能赶上并超过洋人。三位先生都是国内格物数术教育方面的大家,朕欲延请诸位先生在此大学中任教,不知诸位意下如何?”李越这时语气诚恳地道。

徐寿等人颇为惊奇地看着眼前才快将近五岁的小皇帝,很难相信这番见地竟然是从他口中说出。不过李越的建议确实让他们心动不已,武训却赶紧道:“启禀皇上,皇上所言正是我等毕生之所想,旦能为国家出一分心力,我等焉不效死命。”

年纪最大的徐寿今年已经五十多岁,此时感叹地道:“这些年来我们等四处奔波,希望能将一身所学学以致用,往往徒劳无功。若是皇上早生几年,我等也无

需等到这花甲之年才能一展报复了。不过好在上天怜悯我大清,也为时不晚啊”说完就哈哈大笑,李越也能从笑声中听出,这是多么的悲壮啊。

武训也道:“自鸦片战争起,洋人就屡次侵犯我大清疆山,我等愿用所学来报效国家”

这番话说出来已经近乎于大胆了,不过李越却没有放在心上,他们生在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几乎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一辈子,得到的很少,而且看不到国家的希望,有些怨言是难免的。李越此时开口道:“都是国家的栋梁,是朝廷辜负了你们,朕代表朝廷向诸位大师赔礼道歉。”说着起身向诸人深施一礼。

诸人连忙让开,华衡芳道:“皇上怎可如此,折杀我等啊。”

张文虎也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乃是大清的子民,为国效力本是理所当为之事。老天见怜,让我等能在死前遇着皇上,死也足矣。”

听到张文虎的话,李越不由有种不祥的预感,诸人虽没有白发苍苍,但也是露出不少白丝,,加之常年繁重的工作,让众人的身体比起一般人恐怕要差些。

又谈及了一些科学上的知识。可惜李越对于科学研究不太专业,要是问他中国历史上哪一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他或许晓得,但要问他科学知识。好在他毕竟比他们多了百年多的知识,对于科技的发展方向还是很清楚的,此时说的倒也头头是道,据说后来徐寿和其子徐建寅发明出无线电报机还是因为这次谈话的启发。

谈到最后华衡芳问方怀:“皇上,大学的名字可有取好?”

李越想了想,咱后世的大学重点的都叫上了,还差一个呢,随即道:“就叫清华大学吧。”

谢谢大家的支持啊,我会努力的更新的啊,,,,,票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