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弓射日到江南——名将粟裕抗战篇-第六章 劫后江南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劫后江南(2 / 2)

自从国民党大军溃退、官员逃跑之后,苏南大地上留有一些由国军溃散官兵组成的游击队。世界上几乎所有军队在倒霉的时候都会掠食于民。这些游击队成份复杂,在这方面更是行家里手。他们纪律很坏,只知花天酒地,与日寇互不侵犯,还趁火打劫。不仅敲诈、抢劫、奸淫,而且还大肆烧杀,给当地民从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江宁第四区赵村一带二十余里的房子,就是国军溃散官兵放火烧的,当地民众被杀的有百多人。

江宁、句容一带的百姓看到先遣支队时怒目相对。因为粟裕他们是穿着国民党的军服进去的,老百姓把他们当成那些国军的溃散官兵。有些村庄有自卫武装,他们将大门紧闭,墙头上架起土枪土炮,向部队高声大喊,不许部队靠近。若靠近他就开枪警告,同时村子里号角长鸣,好像是在进行联络,完全一副准备厮杀的架式。

粟裕得知后,远远地看着那个村庄,高兴地说:“好呀,老百姓知道拿枪自卫,好事呀!命令部队,不许开枪!”

政治处的人给群众做解释说服工作,说先遣支队是当年的红军,但是没有用:苏南群众绝大多数根本就不了解红军。看到先遣支队背的是烂破的枪械,机关枪也很少,服装也不整齐,怀疑他们能不能打日本:“去年几十万大兵,有那么多的机关枪、大炮和飞机,都退走了,你们这样少的人,这样差的枪,恐怕……”“既然抗战会胜利,敌人的力量在削弱,但为什么徐州又要撤退呢?现在南京没有几个鬼子,为什么夺不回来呢?……”群众对先遣支队不理不睬,有一些强悍的地方民众则不准他们住房子,连粮食也不肯卖给他们,甚至向他们开枪。

吃了闭门羹,粟裕却高兴得很。他集合部队训话,说:“我们打鬼子是为了老百姓。我们必须有老百姓的支持,将来还要这些老百姓养我们。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坚决做到群众不让进村就不进村,就在村外或者是田野里露营;不让进屋就不进屋,就在门外或者屋檐下过夜。无论多么困难也不要向老百姓发火,也不许拿群众一针一线。更不能向开枪的群众还击。”

这样一来部队只好睡野地,还饿肚子。到达句容县夏甲村时,部队已经有几顿没有开饭,粟裕想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于是他亲自带着打前站的前哨分队走向夏甲村,准备找当地一个姓樊先生解决吃饭问题。然而走到夏甲村时,正在黄豆田里劳动的老百姓看到大路上来了一支带枪的队伍,慌忙丢下活儿,撒腿跑回家中关起了大门。

这时,天上突然下起雨来,粟裕命令队伍停止前进,把他们带到夏甲村的打谷场上排成队,唱起了一首又一首抗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一共唱了十多首歌。雨越下越大,这些兵的上上下下都湿透了。

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壮着胆,从门缝内注视着这支刚来的队伍:“这是打哪儿开来的队伍呢?天底下有这样秋毫无犯爱护老百姓的队伍吗?”

同江南其它地方的老百姓一样,夏甲村老百姓屡遭土匪抢劫与国民党中央军敲诈,又深受日本鬼子之害,不由得惊讶起来了。有两位老者壮了壮胆,开门来到场边上,想探个究竟。

粟裕迎上去问话:“老伯,这村有没有一个教私塾的樊先生?”

一位老者回答说不晓得,另一位老者正是粟裕要找的樊先生。他见粟裕是慕名而来的,但又不认识这个瘦小的军人,就接过话说:“你们找他做什么?”

粟裕说:“我是粟裕,想到他书房喝杯茶。”

钟期光上前介绍说:“我们是新四军的先遣部队,这是我们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同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