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没想到他年纪小小竟然有此般胆量,虽有些不忍心,然形势迫在眉睫,亦只好认同。村长问他需要什么工具,他摇摇头,只点上一盏油灯,带上备好的干粮和一把撬子,便起身上路。
本来以他这般单薄稚幼的身躯,甚至连话也不会说的哑子,大家对他的期望都不敢过高。一天过去,毫没消息,所有人都认为他已像前几次般,已是有去没回。准备组织重新一次的救援,但没料到第三天一早,他竟然领着几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失踪村民返归,立时所有人欣喜若狂,那些失踪村民的家人更是哭得一塌糊涂。而之后几天,陆陆续续地,那些失踪的村民竟然全部让他找到,只可惜其中二个村民因失踪太久,找到的时候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大家都奇怪,为何这么多人都迷途,而他却有这个本领将这些救返回来?
原来随着大量的挖掘,恶鬼嶂外面的墓穴渐稀,难以寻觅,而不得不往里面挖掘。而往里面的时候,这些村民都遇到一个古怪的山谷,这山谷不太长,但是遍体生满一种奇怪叶子的蔓草,像一张大地铺设地绿床。村民随着山谷到达一条深彻山涧,村民以为里面没甚危险,便阔步而入,里面兜兜折折,绕了几个弯。
一个巨大的漆黑洞口便横亘眼前,村民见没有其它路径,非常失望便想折返。岂知一个眼尖的村民却一眼看见洞口侧岩上刻有一些古怪的古代图符,而图符侧更刻着一个大箭头,箭头方向直指洞内。众人好奇心萌发,加之受利益心驱使,想到这洞前既然有个符号,那说明里面肯定有古怪。外面的墓穴都是挖掘差不多,这也许是最后一个机会。
他们商量一会,便决定冒险而进。
他们也考虑到里面可能有危险,于是将身上随带一些衣物放在那岩石上,然后用石块在那岩石写上自己几人名字,表示自己进入里面了。这一来,若是他们遇上危险,也许有人发现这些信息,便能进去里面拯救。
他们进入里面后,蓦然才发觉里面是个径洞纵横的天然迷宫。他们先是首先遇上三个岔口,经过商量选择后,往右面的岔口进发,并在岔口处刻上记号,以便认路而出,然不出二十多米,又遇上同样的岔口,如是再三,竟然连遇十多个岔口。他们一路冒进,待到隐隐发觉不妥,急想退出,骤然才发现先前所刻的记号竟然一个也找不到。
后面的几批人也是相同的情况,俱一一地困在这怪洞里面。他们开始尚能不停地走啊走啊,盼着能找着出路一刻,然找二天都是毫无结果,只是身体却疲累得没半点力气,不得不止住寻出路的行动。令人奇怪的是,这几批人虽然全在这洞里,不停地穿梭来回找出路,但是就好像每个队伍在单独空间,竟然从没有相遇。
村民和村长都奇怪,既然大家都出不来,怎么尚思源却一下子办到?这要从尚思源二岁的一次大病说起,当时他病得全身发烫,全身如火烧,哇哇哭个不止。他家里当时穷得叮当响,连温饱都没解决,那里还有钱供看病。危急之间,他母亲只好病急乱投医,用土法子,去到庙里附近的坡地找些观音土,在山神面前供奉一番,便一点点让他服食。也不知是饿急,还是病得糊涂,当时尚二岁的他一见这些观音土摆在面前,竟然不顾又硬又难咽,主动伸出小手去抓食。神奇的是,这最后真的让他的高烧退下来,并回复健康。
自此次后,他竟然患上食泥土的爱好,只要闲来无事,或者实在太饿,便到山坡里找土吃。长而久之,他不仅能辩别各种土质的味道、属性,更能从颜色、细腻性、纹理,迅速地辩别泥土的深度,是否经过人为的掺杂、掺杂的时间。任何的土质、石质,只要他一眼,他便能分折出它的硬度、和周围土壤的统一性,只要他一舔,便能道出其所有的属性,知道此前有没有见过同属类型的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