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2 / 2)

在成都,他面对众多媒体,说出了:“蜀人从未负国,国人定不负川!”的诺言,而他,也的确做到了。

在都江堰聚源中学,他不顾自身安全,到现场指导救援工作,甚至还亲自攀爬上废墟,向被埋在废墟中的学生喊话:我们马上就把你救出来了,你,一定要坚持!――浑然忘却自己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

在尸体成排的现场,他眼含热泪,拱手向天,向上天祈祷:天佑四川啊,天佑四川!

在灾民聚集的窝棚,他抚摸着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别哭,孩子。国家管你们――管你们吃,管你们穿,管你们住,管你们上学,帮你们重建家园……

在灾后的废墟旁,他挽着失去了儿女的老人:老人家,一定要挺住!孩子没了,还有我们大家。国家会管你,政府会帮你,管你吃穿住,帮你重建家园!

还有,还有更多的,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中国当代最可爱的人――

解放军精锐空15军,他们舍命奔赴震灾前线,为了尽快地联系上道路和交通都已经中断的重灾区,他们写下了4500份遗书,面对着深不可测的茫茫云海,面对着分秒存在的生命危险,毅然跳下了飞机,为我们了解和判断重灾区的情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汶川,去年秋刚刚入伍的小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废墟,手刨、脚蹬,救出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然而,余震又来了,头顶上的废墟摇摇欲坠。为了保证子弟兵的生命安全,上级下令撤退。可是,废墟中还有那么多孩子啊,还有那么多喊叫救命的声音――战士们没有听命撤退,而是继续冲了进去――头顶上开始簌簌地掉水泥沙浆块了,战士们不得已撤退,可仍然有年轻的小战士,不顾上级的命令,不顾战友的拦阻,哭着喊着向前冲:“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

怀胎七月的妻子身在灾区,与家人失散,刚与丈夫联系上却因为网络问题又失去了联系,身为军人的丈夫心急如焚却马上得随部队赶赴重灾区救灾。军人丈夫含泪网上寻求帮助:请求大家,帮忙寻找和照顾我在江油的妻子,她有孕在身,却孤立无援……半夜发贴,天明未沉,是网友彻夜力顶;天亮之后,消息传开,有网友驱车找寻;找到军嫂,送上食物,谢大家千里相助;传递消息,亲人相聚,祝中国富强平安!

还有,我们的老师,和白衣天使们――

德阳东汽中学的老师,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教室崩塌,他将学生塞进了身前的讲台,用自己的臂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不塌的天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这是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用生命印证了他英雄的光芒。

都江堰人民医院,地震来临的时候,手术室正在进行着大大小小近10例手术。洗手护士递过了若干无菌纱布,遮挡在手术刀口上,防止天花板上掉落的灰尘感染伤口。然后,为了防止天花板上的东西掉落,砸伤麻醉中的病人,主刀医生穿着无菌手术衣,带头伏在了已经被麻醉了的病人身上。医生、护士、麻醉师……坚守岗位,无一人逃离!

绵竹遵道镇某幼儿园,地震来临的时候,所有的老师一次又一次抱着小孩子、牵着大孩子,送到安全地带,自己再返回去继续救孩子们,最后两名孩子,是一个牵着、一个抱着向幼儿园外跑去。可是,天塌了,水泥板终于抵不住地震的猛烈摇晃,向她们砸了下来。千钧一发之际,老师将牵着的孩子推了出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从天而降的水泥板,保住了身下那条幼小的生命。

北川某教师,当地震来临的时候,他冷静地指挥着全班孩子们,安全地转移到了学校操场上,全班59名孩子,无一人受伤。然而,当他安顿下孩子们,想再转身去救自己女儿时,教学楼已轰然倒下,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女儿。

还有,我们的妈妈,我们的母亲――

一名怀孕四个月的准妈妈,一名一直冲在前面、战斗在前线的志愿者,这是她的双重身份。三天时间,不间断的奔波,不停手的抢险,几乎是目不交睫。她啃方便面、喝冷水、住汽车、抡铁锨,饥一顿,饱一顿,总共睡眠时间不足十小时。她因她是一名自愿者而骄傲。

江油县,29岁的女警察蒋小娟,地震来临的时候,丢下6个月大的孩子,去了灾民集中安置地点为灾民们服务。当她看到四名婴儿由于母亲失踪或病情危重还在医院治疗时,她轻轻掀起衣服,做起了临时奶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