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选择-第99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章(2 / 2)

房间里没任何变化,没少什么也没多什么,只有他俩躺在床上。我不忍心去看他们。我的眼光尽量避开他们,朝那台留声机走去。它已经关上,我看见那天下午苏菲和内森放过的那摞唱片,蒲塞尔的《小号琴》,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田园交响曲》,格鲁克《奥菲欧》中的悲悼欧里狄塞——这些是我从唱机上取下来的十多张唱片中的几张,其中两首乐曲的标题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我知道它们对苏菲和内森也有着同样的意义。一张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他的最后一首曲子。我和苏菲在一起时,她曾无数次地放这首曲子,每次她都躺在床上,一只手掩住眼睛,听着那缓慢、甜美而忧伤的旋律弥漫整个房间。莫扎特写这首曲子时已不久于人世;这是否就是(我记得她也曾十分困惑)这首乐曲充满近乎快乐的认命和解脱的原因?她说,如果她有幸成为一名钢琴家的话,这将是她要牢记在心的第一首曲子,她将感受这“永恒”的声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那时我一点不了解苏菲的过去,也不懂她说的这些。当时她停了一下,又说:每当听到这乐声,她总会想些在黄昏中玩耍的孩子们,落日的余晖将草坪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

另一支是苏菲和内森整个夏天都在听的曲子。我不想过多谈及它,因为苏菲和内森都已不在了。这张唱片正好放在唱盘的上面。我取下它,忍不住想,在他们最后的极度痛苦或极乐,或无论什么类似的词儿吧,总之在他们临终之前,他们听到的最后声音是耶稣,是人类追求快乐的旋律。

这时,两个身着制服的殡葬人员拿着塑料袋走了进来……

我想,这最后的内容,可以称为“征服悲伤的研究”。

我们把苏菲和内森葬在一起,让他们并排永远躺在拿骚县的公墓中。这事办得比想象的更容易一些。因为我们曾担心过,这毕竟是一个犹太人和一个天主教徒的“自杀契约”(《每日新闻》第三版的报导是这样说的),一对未婚的恋人,悲剧的男主角精神异常,等等。这在1947年是十恶不赦之罪。你可以想象把他们合葬会招致多大的压力。但葬礼得以顺利进行(劳瑞安排了一切),因为必须遵从的宗教禁令并没有多少。内森和劳瑞的父母是正统的犹太人,但母亲已经去世,而父亲也八十高龄,早已老朽昏庸,再加上(为什么我们不能正视这一点呢?)除了内森,苏菲没有比内森更亲近的人。考虑到这些理由,劳瑞决定在第二天(也就是周一)举行葬礼。劳瑞和内森都已好多年没有进过犹太教堂。当劳瑞询问我的意见时,我认为苏菲不会想要牧师或其他神职人员来为她行宗教仪式。也许这是渎神的假设,会导致苏菲下地狱的,但我当时相信(现在仍然如此)我是对的。在来世,苏菲一定能承受任何地狱的磨练。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设于城郊的沃尔特库克殡仪馆尽可能地举行了一个文明、正派的葬礼(至少对外界来说如此)。我们只在那个牧师身上遇到了一点麻烦,他简直就是个灾难。但我和劳瑞一起迎接来参加葬礼的人时并未意识到这点。吊唁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最先到来的是兰道家的姐姐,她嫁给了一个外科医生,带着十多岁的儿子从圣路易斯飞来。布莱克斯托克和斯莫尔&卡兹穿着十分昂贵的衣服,和曾与苏菲共过事的两位年轻妇女一同前来;他们都很伤心,鼻子都哭红了。耶塔·齐默尔曼和莫里斯·芬克一起来了,还有那肥胖的犹太法学博士莫伊斯,他本来是帮着搀扶耶塔的,可现在他一脸苍白,显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内森和苏菲的一帮朋友也来了——曾被我称为“墨特·哈伯帮”的六七个布鲁克林大学的年轻职员和教师,其中包括墨特本人。他是个说话轻声细语,动作斯文的翩翩学者,我对他稍有了解,喜欢他,那天我和他在一起呆了一会儿。当时的气氛异常凝重,仿佛连呼吸都被禁止似的,我真切地意识到一种震惊与悲惨的痛苦。没有人提到音乐,这会儿说它似乎是一种讽刺,一种羞愧。当悼念者们迎着闪光灯走进门时,我听见管风琴奏起“圣母玛丽亚”。

我的胃很不争气,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很差。自从乘火车离开华盛顿后,我的眼睛几乎一分钟也没闭上过,所发生的一切让我无法入睡,只能用啤酒打发时间。在这期间我曾偷偷摸摸地在弗兰特布西的大街和酒吧里游荡,嘴里咕哝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同时狂饮啤酒,啤酒可以使我不至于完全醉倒。这使得我似醉非醉的坐在沃尔特;库克的这家商业性的殡仪馆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