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折磨,于是在控制住情绪后,她开始对她讲起在列车上被捕的经过。这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说清。她听见自己像连珠炮似的说得非常快,很快说到折磨了她十二个小时的问题:“孩子们呢,汪娜?吉恩和伊娃,他们安全吗?”
“是的,他们很安全。他们就在这儿的某个地方。纳粹伤害不到他们。他们每天都在我们住的房子里抓人——所有的人,包括你的孩子。他们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扫。”一丝痛苦的表情掠过她那张宽大的脸,现在它已被蹂躏得不成样子了。“噢,上帝,他们今天抓了这么多人。我知道他们杀了托泽夫后就会对我们下手的。这是一场大祸!”
至少孩子们没有受到伤害。她感谢汪娜,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接着她忍不住伸出手指,在那张受伤的青紫肿胀的脸颊前舞动了一下,但没有碰它,又把手缩了回去。她这样做时又开始哭起来。“他们对你干了些什么?汪娜亲爱的?”她低声问道。
“一个盖世太保把我从楼上推了下去,然后使劲用脚踢我。唔,这些——”她往外看了看,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还好,我想他们没有打坏我,是我让这伤显得很糟。”她又抱住苏菲,小声哄着她。“可怜的卓娅,我没想到你掉入了他们的魔窟。”
汪娜!苏菲怎样确定她对汪娜最终的感情呢?那是各种情感混杂在一起的复杂感受:爱,嫉妒,不信任,依赖,敌意,崇拜……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很相似,但又截然不同。最初是对音乐的迷恋把她们吸引到一起的。汪娜到华沙的公立艺术学校学声乐,但战争毁了这一愿望。苏菲也同样如此。当苏菲与汪娜和托泽夫偶然住进同一栋楼房时,巴赫、莫扎特将他们牢牢地粘在一起,成了好朋友。汪娜个头很高,火红的头发,有着男孩子般的长臂长腿和运动员般的身材。她的眼睛是苏菲所见过的最迷人的蓝宝石色,脸上布满微小的雀斑,一个过分突出的下巴破坏了她的美丽,但她那活跃的思想又以某种奇特的力量挽救了她的美丽,使她像那头火红色头发一样光芒四射。
苏菲和汪娜的背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她们都在一种浓郁的德意志氛围里长大。事实上,汪娜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姓氏,穆克霍奇·冯·科里兹奇曼——这是因为她有一位德国父亲和一位波兰母亲的缘故。她的出生地洛兹深受德国影响——即使不是全部,至少在商业和工业,尤其是在纺织业方面影响很深。她的父亲是一位生产廉价羊毛织物的工厂主,很小就教她学习德语;与苏菲一样,她的德语十分流利,但她的心和灵魂始终属于波兰。苏菲很难相信一个人的内心会蕴藏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即使在爱国热情异常高涨的波兰大地。汪娜是罗沙·卢森堡——她崇拜的女英雄的再现。她很少提起自己的父亲,也从不解释她为何完全放弃她在德国的那份遗产;苏菲只知道汪娜日思夜想的都是自由波兰——尤其是战后光芒四射的自由的波兰无产阶级,这样的激情把她变成了一个最坚定不移的抵抗组织成员。她热情,胆大,聪明——一个完美的自由波兰的鼓动者。她那完美的征服者的语言对地下组织有异乎寻常的价值,且不说她的热忱与其他才能。她知道苏菲在德语方面拥有同样的特长,但她却拒绝为抵抗组织服务。这一点起初弄得汪娜对她失去了耐心,后来这两位好朋友差点因此闹得不欢而散。因为苏菲确确实实从心底里害怕被卷入反纳粹的地下战斗之中,这一点使汪娜觉得她不仅不爱国,而且懦弱,自私。
在托泽夫被杀以及围捕前的几周,一些家乡军成员在离华沙不远的普鲁兹克镇劫走了一辆盖世太保的货运车,车里装着珍贵的文件和计划书,汪娜一眼便知那厚厚的文件里有最秘密的东西。但文件太多急需翻译。当汪娜请求苏菲帮助时,苏菲又一次拒绝了她。这次她们终于爆发了一场痛苦的争吵。
“我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汪娜说,“而你却根本没有政治观点。还有,你是个基督徒。这些我都能理解。过去我只是蔑视你,卓娅,蔑视和厌恶,我的朋友没有一个会与你这样的人来往,但我以为我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恨我的朋友和同志们的那种愚蠢的冷漠,而且我真的很喜欢你。你一定感觉到了。所以,我并不想强迫你加入这个理想主义的政治圈子,你也用不着和他们大多数人打成一片。我的看法不具有代表性,但他们也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类型的人——有些人你已经认识。不管怎么说,并非这个运动中的每个人都具有政治倾向。我只是以人道的名义请求你,呼吁你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波兰人的正义感。”
这时,苏菲像往常一样,等汪娜热烈的说教结束后便转身走开,一言不发。她一直站在窗前,盯着华沙冬天荒凉的景象,被炸后燃烧的发出硫磺味的建筑物和废墟掩盖在一片蒙上烟灰的积雪之下——这场景曾一度使苏菲流出悲伤的眼泪,而现在却只有冷漠和无动于衷了。整个城市日复一日地充斥着恐惧,饥饿,死亡。如果地狱有郊区的话,一定就是这付荒凉的样子。她用嘴吸吮着破伤的手指。她甚至买不起最廉价的手套,这使得她的双手在沥青纸厂里全给毁了,一个姆指严重感染,痛得钻心。她对汪娜说:“我告诉过你,我现在再对你说一遍,亲爱的,我不能,我不愿意。就这样。”
“还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吗?”
“是的。”为什么汪娜不能接受她最终的决定,不再来纠缠她呢?她的固执简直令人发疯。“汪娜,”她轻声说,“我不想再谈这个问题了。一再重复你早已知道的那些话我觉得很尴尬,而且我也不想使你难堪,因为我知道你很敏感。但以我的立场——我再说一次——我不能去冒险。我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