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性本善和性本恶论后,思索之下却也有所得。故自创了一篇文言论文。谨供大家参考。),以下是内容:
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则言性恶。性善论者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性恶论者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者何善,然皆有理。争至今,无定论者也,何以辨乎!性善哉,性恶焉!及吾所思,则和二者之言皆有得,无鄙薄之意,仅为考之。或曰性本空者,然也非吾所指。其善其恶,皆生而有之;善之为善根,恶之为恶念。善根深种,故闻善理而通明。恶念深藏,故欲念之所致也速。夫无善根则不为人,无恶念也不为人矣!教之则从善如流,不教则远之,几有为恶人怂之。事故善人之子,非生而善之,若恶念生之,或为恶人所惑,则恶之。恶人之子,非生而恶之,若善根发之,或为德者劝诱,则善之。既为善者,若非时时自醒,时之怠之,则恶之亦不远矣。既为恶人,若可悔悟自醒,时之励之,则善之亦不远矣。
故吾之所谓:人之性,非空。善有之,恶亦有之。此为人之生性,自然之法,非修行所能蔽除。不修则自然怠之,修则遏之,如斯而已。性善性恶本在五五之数,视汝之何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