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回到玉虚殿之后,发现所有的玉虚门人都已经来了。清虚看了看大殿周围,发现唯独与以前的讲道有区别的是没有其余的散修前来听道,在以前元始天尊讲道的时候,一些散修也是可以前来玉虚宫听道的。杨戬看着一众师叔伯都已经坐定,就立马坐到左首第二排玉鼎身后的蒲团上,左首第二排上首是萧臻,下面还有道行天尊的三个徒弟韦陀、韩恶虎以及薛毒龙,下面就是杨戬。
清虚居然发现自己的十个记名弟子都在这里,分别坐在两边第二排蒲团上,看到清虚进大殿,这些家伙居然对着清虚眨眼睛,清虚不由得苦笑。这阐教算上燃灯、南极仙翁、云中子还有十二金仙计十五人,燃灯坐在元始天尊下首,其余两队分别由南极仙翁跟广成子坐首位,每排七个蒲团,算上自己的弟子数量,正好把十四个蒲团坐满,坐在清虚身后的是猰貐这个促狭鬼。.doulaidu
清虚在大殿里面排定了蒲团,清虚在右首蒲团最后一个坐定后,元始天尊就随即睁开眼睛,望着下面一众门人,也没有多少废话,就直接开口讲起了道法。元始天尊这次讲解的尽是高深的东西,涉及斩尸成准圣的东西,听的下面一众玉虚门人眉头直皱,首次听元始天尊讲道的一众三代弟子,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上首的师公讲的是什么?一副疑惑的样子,下首也就是最近道行大进的清虚有些感触,燃灯也是一副沉醉的模样,受益匪浅的样子。
元始天尊也没有顾忌下首一干门人的不理解,自顾自的讲了下去,这大道能够让人沉迷其中,也能如同挫骨钢刀。一众人拼死命的去记忆理解圣人的道法,以期能有所领悟。毕竟圣人讲道对于一众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越是难以理解就证明圣人讲的东西,越是高深,越是厉害。
一众人不想越是这样拼命记忆,越是痛苦,三代弟子最先承受不住,他们满头大汗,身子在蒲团上也是坐不住的样子,更是觉得自身元神摇摇欲坠,就要消散于世界之中,不敢再记忆理解,连忙退出,好在元始天尊顾念自己门人性命,没有继续讲解,停顿了一会儿,这些门人方解去心中烦恶,元始天尊挥挥手,这些三代弟子在萧臻的带领下,如蒙大赦,直接蹿出了大殿。
之后元始天尊再次讲解起来,这次讲解的东西更见高深,直接就是斩去三尸之后的内容,就是清虚听起来也是吃力,愁眉苦脸的坐在那里,也是慢慢的听讲,燃灯倒也差不多。其余的玉虚门人跟先前的三代弟子一样,并南极仙翁此时也是吃不住劲力,慢慢的退出,不再去记忆理解元始天尊讲道的内容。
二代弟子终究要比三代弟子强上不少,他们退出之后,就没有感觉到什么不适了,就坐在那里静修起来,广成子想到元始天尊还在讲道,定然是哪位师兄弟对于老师的道法有所领悟的,不然老师岂会白费力气?想到此节的师兄弟还有许多,都是看着周遭众人,是谁有这般机缘。一众师兄弟,在蒲团上你看我,我看你,广成子坐在首位瞧见燃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燃灯有所领悟。
慈航坐在下面,看到清虚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像是有所领悟,也是大吃一惊,这个小师弟还真是厉害啊,这么高深的道法也是能够有所领悟。慈航的吃惊表情,没有瞒过众人,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清虚苦思的模样,都是吃惊不小,平素就知道清虚修为总是高出自己一筹,不想对于道行的领悟,清虚也是不差。看着模样,清虚的领悟不再燃灯之下,甚至还要高出一筹。
当然这二代弟子相互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大家的道行互有高低不同,云中子、南极仙翁是有些理解的,在退出来的二代弟子当中乃是最后退出来的,惧留孙、玉鼎、慈航、文殊、普贤、道行、广成子、太乙算是第二梯队,灵宝、赤精子、黄龙算是第三梯队,最先退出元始天尊讲道的范畴。
幸好清虚平素表现低调,不张扬,素来与一众修士都友好相处,倒也没有惹来多大的怨怼。众人都是一脸羡慕的看着清虚,都希望此时的自己也能听懂元始天尊讲解的东西,道行上也能有所进步,众人打定主意,准备元始天尊结束讲道之后,与清虚交流一二,也能有所进益。
清虚此时也是的的确确的难受,但还不至于元神难受,主要是清虚以前所学驳杂,元始天尊讲解的东西与清虚所学的东西有所抵触,清虚脑海里面神念,正在模拟演算各种道法,哪一种对于自己更适合自己。大罗金仙相对来说就是明确找到适合自己的道,之后就是完善自己的道法,直至修成混元大罗金仙。
祖龙一生的感悟,元始天尊讲解的玉清道法,通天剑经,太清道法,清虚原来学到并完善的各种杂学此时都是在清虚的脑海里化作一个个小人,不住的扑腾较量,清虚愁眉苦脸就是因为神念消耗太大,一个不好就要坚持不下去。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