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流云挂上电话,发了一会呆。
坐在他身后的任百川笑着问:“柳随风向你来兴师问罪了?”
这位碧海集团的掌门人五十岁左右,虽然已经秃顶,但仍然红光满面,目光炯炯有神,浑身上下充满着活力。他早年内是靠炒地皮发的家,并依靠自己在政府官员中盘根错节的关系,使他的碧海集团迅速在房地产界崛起。
楚流云点点头:“真想不到陆天豪会让他跳出来和我们交涉。”
任百川沉思着:“嗯,柳随风的确是个人才,当初真不该放他走。”
楚流云也暗暗叹息,柳随风的跳槽让他一直难以释怀,他看着任百川,不明白这个独具慧眼的老板为什么不能重用柳随风,而任由他跑到对手的公司里去呢?想当初,连楚流云都看出了柳随风的过人才华,他的每一个文案和创意都是精彩绝伦。然而任百川却偏偏视而不见,在提拔策划经理时,选择了样样都不如他的白灵。
柳随风怀才不遇,只好黯然离去。
直到很长时间以后,楚流云才开始明白,柳随风的离开是必然的。
通过自己在碧海多年工作和对许多情况的逐渐了解,楚流云感觉到碧海除了表面所展现出的那些光辉灿烂的业绩和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还有更深一层令他暂时还看不太清楚的神秘背景。尤其是任百川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完全不同于楚流云以前接触过的所有企业。
任百川对职员的要求:要用自己的屁股指挥自己的脑袋,而不要用脑袋指挥自己的屁股。坐在哪个位置,就只能想那个位置的事儿,决不允许每个人过问超越自己职权范围的业务和工作,无论动机和效果。还有,楚流云刚加入碧海时就发现,在公司里,职员们平时相互见面、办事都特别的客气,没有废话,没有玩笑,更没有闲聊。人人都像被设置好了程序的机器,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没别的,就连上下班都没有成群结对的现象,似乎一出这个公司,大家就成了彼此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自从当上销售经理后,楚流云进一步发现,无论是白灵的策划部还是自己的销售部,凡是被任百川重用的业务骨干,都具备军人一般绝对服从的天职和机器一般极高的工作效率。然而形成这种模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除了公司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体制,肯定还会有别的什么因素。他曾经和白灵私下里探讨过这方面的话题,白灵只是回答说,任百川要的就是这个。整个公司就是一台完整的机器,而公司里的每一个职员就是这台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任百川只要求每个部分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正常功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台机器最高效率地运转。白灵还引用任百川的一段话,说:“中国人由于特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加上千百年来日积月累,绝大多数的人都毫不怀疑地认定自己是智慧过人的‘思想家’,个个觉得怀才不遇,10个人能长出12个心眼,有的自己跟自己都不肯同一个心眼儿。而我们不需要员工的创造力,只需要他们的执行力——也就是对公司决策层无条件地服从。”
楚流云想,也许就是由于柳随风太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才不被任百川赏识吧。
任百川轻咳一声,楚流云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忙收起思绪,问:“他们要求赔偿医药费和精神损失费,还要我们登报道歉。老板,您看该怎么办?”
任百川想了想,果断地说:“赔偿的事情答应他,登报道歉的要求就说我这里不同意,你搪塞他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