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的人生之路已经和洱海的山和水贯通,已经和梦想的地方相联,行走在那个天地里,每一步都可以让他们触摸到快乐的心情,它和工作中那种紧迫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它显得那样的轻松自在,显得那样的激动和欣喜,总是流露出想要用他们的热情把尽收眼底的美景一一揽在怀中。
每一天的从早到晚,他们都是兴致勃勃的行走在弯弯古朴的山道上或者泛舟于碧绿如玉的海心浪里。虽然体力在高昂的兴致里被挥霍得像是枯竭了,但是他们从未觉得劳累和疲惫,他们只是无比认真地珍惜着眼下可以使人尽兴的日子。
那里的路有时很陡,有时很急,也有险的,但是他们真是乐愿一天天地走下去,就这样把生命付与自然,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摇曳。不过,当他们透过自然景观的清静突然浮想起城市的繁华美丽的时候,他们对另外一种生活又会生出不能割舍的渴望与萦绕。因为他们已经走出了最初的迷惘与困顿,已经有了可以展望的未来和初照的光明,他们坚信,只要真心珍惜,一粒火星就可以燃起迷人的火焰,就可以照红生命的半边天。
如果说自然的宁静总是让人说美,那么自然所展现出来的活力就是一种在宁静之美上存在的使人遥想的形式,它似乎要启示什么,传送什么。在洱海的日子,李慕和刘莹可以说是用心地从这两种自然的状态里品味出与人生相似的某些意义,这些感受是他们在以往的日子里所不能切实验证的,现在却真实地得到了。原来,除了那个人类繁衍和进行创造的社会环境外,除了无穷无尽地难以澄清的利益瓜葛外,自然环境是人类在有过拼搏进取之后可以返朴归真的乐土,在这里可以免除患得患失的忧虑,可以把心灵从诱惑的火炕里冷却下来。面对山的岑寂,面对水的纯清,心可以安静,思想可以淡似岚霭。
山,每天都会给他们留下新的印象,水,每天都会给他们留下新的记忆,他们以往的日子里也有过和自然的不计其数的相处,但是那时的感觉现在想来是多么地粗糙和肤浅,没有一些可以通过思索而从中提取生活乐趣的特别细节,也就是更多的是走马观花。现在,他们看到山时不再认为它是简单的轮廓和泥石,而是代表了一种高深的内蕴,代表了一种鲜为人知的沉稳与隐秘着的巨大智慧,一个生命如能把它渗透,它就能得到一种博大的悟力,而这种悟力这些日子来像是越来越被刘莹与李慕所理解,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快乐有着深刻的思想沉积,这是一些会让他们终生不忘的心里活动,有着不会被时光蚀掉的沁人心田的蜜意。
从城市来到洱海,就是从喧嚣的生活中突然跳出来,走进一个清新自然的地方。虽然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但是空阔的背景把人为的活动轻描淡写的就掩饰了,因此人们的欢声笑语在山与水之间虽然时有缭绕,但是很快就消逝得荡然无存,这大概就是自然的胸怀与魅力。这种现象是那么平常的存在着,但是有谁能真实地感觉到呢?李慕和刘莹做到了。
李慕颇有感慨地说,“山的胸怀有一种震撼的魄力,它就是寥廓,苍茫,是一个宽大的视野。”
刘莹有些入迷地接着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热爱自然,向往自然,自然那么远大,不像人为的言行举止表现出太多狭隘的东西,进入自然,人就走进了一个自由的地域,就暂且离开了俗事的纠缠不清。”
在洱海的日子里,他们留下了许多生活的细节,像孩子一样那么天真,纯洁,无邪,用一些朴实无华的举动寄托着他们心中的眷恋之情,人回到一种善良的状态的时候就会自然得到虔诚,然后用它去怀念人生最为实在的东西。
在很多让他们迷恋的地方,他们都会停下脚步,然后拾一根小木棍在草丛的空隙里把他们的名字相错着写在一起,接着把心中最想表达的心情写在土地上。虽然没有旁人可以明白他们的用心,可是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隐秘的心灵承诺,它留在了自然里就是留住了一种永恒的见证,也将会是一种贶佑。他们想:天和地都在注视着它。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